03版:
2025年05月08日

“一票游多日”带给旅游经济多维启示

这个“五一”假期很多景区有了新变化,许多景点都开始实行“一票游多日”的制度,打破了传统门票“仅当日有效”的惯例,满足了人们深度游玩的需求。(据5月5日央视网)

曾几何时,“进门费”是景区盈利的重要依靠。这使得游客无论何时进入景区,一旦到了关闭时间,就只能忍痛离开。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收入,极易催生三大困局:一是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场景大多局限于景区入口处;二是二次消费转化率不高,旅游产业链难以有效延伸;三是淡旺季营收波动大,景区抗风险能力较弱。

“一票游多日”的制度让游客在规定时间内可反复多次入园游玩,这契合了当下人们对深度旅游和沉浸式体验的高诉求,也增强了游客的消费可能。比如周庄景区推出的终身免票政策,是一项将门票经济转化为流量经济的颠覆性举措。这种前置性投入如播下的种子,不仅当下吸引游客群体,更把握住了未来持续消费的潜在客户。

“一票游多日”的最大价值在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以黄姚古镇为例,数据显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4小时延长至10小时,这意味着每位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可能性场景增加。而庐山推出的“一票通达”模式,将白鹿洞书院、桃花源等分散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主题游览线路,空间重组优化了游览动线,增强了消费可能。

随着门票收入在景区营收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文化附加值有望成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这本质上是对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在周庄,《牡丹亭》实景演出将昆曲艺术转化为生产力,摇橹船体验创造了新就业岗位,夜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宿产业的升级。这种“门票+演艺+住宿+餐饮”的复合模式,形成了自我造血的产业生态。

“一票游多日”制度能够引领旅游行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逐渐从“门票经济”向“链式经济”转型,将激活景区的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多重价值,这无疑是旅游本质的回归。

(张玉胜 作者为河南公职人员)

“爸爸成绩单”能得多少分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