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济南老年人大学的AI课程招生系统开启仅10秒就被抢空,76岁的学员戴着老花镜研究AI绘画的场景,给这个智能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银发学子用最朴素的求知欲,给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这场“银发AI热”打破的是根深蒂固的年龄偏见。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老年人常被默认为“数字难民”。当57岁的陈红用AI规划出比儿子更高效的出行路线,当摄影爱好者李荣洁用指令秒修照片时,他们颠覆了人们对老年人学习能力的刻板印象。
这场教育实践照见了科技产业的“傲慢与偏见”。在济南老年人大学的课堂上,“三慢原则”——慢讲解、多重复、勤练习和图文手册就能让89%的学员满意,这个数据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不是老年人学不会,而是科技产品未真正为他们设计。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场“银发AI革命”正在重塑老年生活的可能性。学员李荣洁说:“现在学习是为了将来不依赖子女”。如今,让老年人掌握AI技能是必要的。济南老年人大学把AI融入美术、文学等传统课程的做法,正是在为“多阶段人生”提供教育支持。
银发学子的热情给终身教育提供了新注解——当76岁的老人认真记笔记学习使用AI时,他们示范的是如何保持对世界的好奇。这种生命力,比技术本身更值得珍视。这是最动人的一课——在知识面前,永远没有“为时已晚”,只有“正当其时”。
(王 铎/图 王志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