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2025年04月29日

大美宜春多胜游 且以诗意共远方

章 超 聂昆浩 本报记者 钟文轩 白 雪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从千年古郡到文旅新城,唐朝诗人韩愈的这句诗词穿越千年,成为当下宜春文旅新活力持续迸发的鲜活注脚。

靖安白茶、明月山金片才露“尖尖角”,便引得四海宾朋循香而来,欲探其中真味;“月下悠然 乐享宜春”音乐欢乐汇中,万人同歌,畅享激情时刻;行至南惹古村,漫步于千年银杏树叶铺就的金色阶梯,诗意流淌,每一步都似与时光对话……岁月缱绻,宜春文旅“多”在层出不穷的旅游体验之中,“胜”在新奇玩法的消费场景之中,“游”在沁人心脾的山水画卷之中,“诗”与“远方”在宜春大地上完美交融。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近年来,我市以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为引领,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体验,串联新空间、打造新场景、优化新服务,持续深化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深耕厚植

擦亮宜春文旅特色新名片

三宫鼓、客家山歌等音乐类非遗文化项目现场展演,黄精、包圆等非遗文化特产展销……在铜鼓县举办的首届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旅游周暨春季旅游启动仪式上,游客们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善于传承,更要善于创新。我市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中,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宜春非遗“活态”传承。过去一年,我市推出两条非遗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众多非遗文化项目在各大景区进行常态化展演展示展销,940余位传承人和演员参与其中,吸引观众40余万人次。

文旅融合是一场多元业态的创新实践。通过重塑“诗和远方”,宜春文旅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首创“烟花+古城”融合发展模式,万载古城坚持每周六和法定节假日晚8点常态化开展“焰火之恋”烟花秀,通过“主题烟花+情景叙事+科技赋能”重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成功打造了“每周六来万载看烟花”的文旅IP。过去一年,万载累计举办烟花秀76场,吸引游客1117.7万人次。

在明月千古情景区,全面升级改版后的大型歌舞剧《明月千古情》恢宏上演,通过全息投影、智能灯光、环绕立体声等前沿科技手段,生动讲述宜春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直以来,我市着力打造文旅特色名片,从月亮文化旅游节到靖安生活节,千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贯穿全年,确保“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动态、周周有场景”。

融合赋能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靖安中源国际滑雪场,顺着雪道俯冲而下,感受速度与激情;(下转四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干”字当头跑好“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