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2025年04月25日

烟火气里烹出经济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梅玲

4月16日8时,宜春中心城区天宝路的老宜春味道饭店后厨已是一片忙碌。该店股东之一肖伟正仔细检查当天送来的食材。他告诉记者:“这豌豆是老乡自家种的,香椿是早上刚从树上摘的,食材地道才能留住老味道。”这家以复原传统赣菜闻名的小店,如今已在市内开出5家分店,成为游子心中的乡愁食堂。

小炒锅里炒出大产业

“加入姜末小米椒、鲜红椒爆香……”近日,在袁州宴饭店举行的一次培训课上,来自不同饭店的20多名厨师围着灶台观摩该店行政总厨欧阳晚平演示炒制改良版的名菜——袁州慈化鸡,这道菜品也是该店的招牌菜。“过去我们守着老手艺怕人学,现在店里组织交流,反而激发出更多创新。”欧阳晚平边说边将熬制酱料配方分享给学员。

这种开放共赢的氛围,正助推“宜春小炒”加速产业化。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新增餐饮企业106家,餐饮营业额增速高出全省2.7个百分点。位于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的米饭食代饭店,厨房公开透明,游客能实时看到含硒蔬菜从基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我们30亩蔬菜基地的生菜、小白菜都带着‘身份证’。”该店店长向食客展示着食材溯源系统,这家坚持生态链理念的企业,分店已开进南昌红谷滩商圈。

政策活水浇灌美食生态

“这笔补贴真是及时雨!”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经营米粉店的90后李敏刚收到1万元省外开店补贴。她的赣西米粉铺上月进驻长沙五一商圈,醒目的江西米粉统一标识吸引不少食客打卡。她说,能走出去开店,这得益于政府出台的支持赣菜(宜春小炒)和宜春米粉企业“走出去”的惠企政策。

据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科漆军华介绍,去年,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餐饮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各餐饮企业参加省内外展销会等活动,从品牌建设、外出参展到食材标准化给予全链条扶持。在去年举办的小吃进商超、小吃年货节等系列活动中,各商家用美食官推介+抖音电商直播的方式,吸引近15万人次在线观看,成交总额28.9万元。

味觉名片亮出地方特色

华灯初上,位于市行政中心附近的最爱妈妈菜馆大厅,等位的顾客排起长队。北京游客赵先生指着菜单上的宜春特色标识说:“按这个点准没错,我昨天在明月山吃了温汤豆腐,今天想试试万载扎粉。”这份融合旅游路线的美食攻略,已成为外地游客的觅食宝典。

夜幕下的宜春城区,霓虹灯箱里的餐饮招牌格外醒目。从街边摊到连锁店,从家常味到文化宴,升腾的烟火气里正跃动着消费升级的强劲脉搏。记者获悉,为让宜春小炒加速出圈,我市将筹划宜春美食大赛,届时市民既能观赏烹饪大师现场展演,也能参与亲子厨艺赛。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宜春将“流量”变“留量”的秘诀。

绿色涂料生产忙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