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肖龑报道:近年来,樟树市以国家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全面深化中医诊疗服务改革,打造一体化、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逐步形成医馆共建、名医共创、医技共学、医药共享的“四共”模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创新医馆共建模式。该市以高标准打造市级中医医院为中心,辐射该市21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诊疗标准化提升改造,配备特色中医药治疗室和文化健教长廊,打造标准化中医馆,有效破解基层中医馆发展不快的瓶颈,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乡乡有医馆、处处可把脉”。建立对口支援帮扶机制,畅通市、乡两级中医人员巡诊带教通道,软硬件同步加强基层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助推医馆中医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探索名医工作室共创。该市充分发挥“千年药都”资源优势,创新打造樟帮中医药一条街,引进严万顺名医传承工作室、甘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付勇针灸康复名医工作室、陈贱平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孙国如江西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中国药都·明医传承工作站”等“五室一站”,国医大师陆续进驻,开堂坐诊,有力推动中医技术融合和临床研究,打破层级界限,让更优质、更高端的中医资源落到樟树。
推行中医适宜技术共学模式。该市建立以樟树市中医医院为支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形成市、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每周选派基层中医师在国医馆跟诊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现场观摩经方应用,参与病例讨论、联合问诊,并由名中医点评,学习名中医辨证施治思路,积累临床经验。同时,定期组织医共体中医师参加北京、天津、厦门、广东、广西等地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该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打造智慧共享中药房。该市破除“谁开方、谁拿药、谁负责”的制约机制障碍和政策壁垒,整合县域医共体建设资源,在全省率先打造以樟树市中医医院为中心,覆盖该市所有乡镇、社区的智慧共享中药房。实行中药饮片统一采购、审方、调配、代煎、配送和同质化管理,解决传统中医药服务“候药难”“煎药难”问题,满足群众“一地开方、随处抓药”的便捷中医服务新需求。智慧共享中药房自去年8月建成以来,共免费配送中药饮片3.4万余剂次,惠及群众587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