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鼓县扎实推进人才引进和各类产学研平台载体建设,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立足县域发展实际,通过优势引、机制育、保障留,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铜鼓高质量发展。
打造“强磁场”,让产业人才引得进
生产线开足马力、扩产项目热火朝天、新设备投用优化生产……近日在江西尚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条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台台精密仪器精准运行,工人们以饱满的工作状态,为新订单紧张忙碌着。
“小小的磁芯元件将广泛应用于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公司研发的低损耗高强度软磁材料及元件创造关键技术,解决了车辆受温度和振动影响导致电源模块失效的问题,在车载电源领域打破了日本、欧美企业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扩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000吨高性能软磁电子材料及10亿只高端磁芯元件的规模,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年创税收2000万元。”尚朋电子公司总经理王宏介绍。
铜鼓县破除观念桎梏,锚定需求导向,聚焦“3+2”重点产业及民生领域,整合产业资源力量,突出政策牵引,注重匹配度、含金量,全力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建立“1所高校+1个园区+N家企业”专场招聘机制,组织企业赴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开展“春风行动”“书记部长进校园”等招聘活动30余场,为企业招引产业人才358名,其中博士2名、高级技师2名。建立“周末工程师”“假期专家”柔性引才机制,通过项目合作、顾问指导、科技需求特派等方式,吸引10余名省级专家前来为重点产业发展问诊把脉,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外商会及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将本县人才政策纳入招商引资宣传片、招商手册中,引入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同时引进专业人才团队。
去年以来,该县依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富硒)等重点产业,吸引集聚产业创新创业人才1200余人,签约项目4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20余名高端人才到铜鼓就业创业。
搭建“事业港湾”,让产业人才留得住
走进江西铜鼓有色冶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经过活化、浸出、澄清、过滤……一桶桶细腻如雪的偏钨酸铵粉末便呈现在眼前,随后将被运往世界各地。
“不要小看这些粉末,它可是石油精炼的重要催化剂,石油因为它变得更润滑。”该公司董事长赵金龙介绍。
近些年,该县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企业出题、共同解题、企业验收”的新模式,面向产业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为企业不断搭建“事业港湾”,让产业人才留得住。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