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
2025年04月03日

无人区非法穿越:流量经济下的致命诱惑

近日,一支由11辆车、25人组成的车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被警方查获。在这场未经审批的非法穿越中,2/3的成员出现高原反应,若非执法人员及时介入,后果不堪设想。这一事件再次将“无人区探险”推上舆论风口。(据3月31日极目新闻)

可可西里作为“生命禁区”,本应是人类敬畏自然的警示牌,却在社交平台上被塑造成“秘境”“挑战圣地”。相关的短视频一味放大壮丽的航拍画面、激昂的音乐和“征服自然”的文案,让无数人产生“打卡”冲动,对高反、失温等致命威胁却避而不谈。此次事件中,多数成员缺乏高海拔探险经验,部分人坦言是被“宣传片”误导而来。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背后,是流量逻辑对真实性的消解。平台算法偏爱猎奇内容,博主为博眼球刻意制造“幸存者偏差”,观众则在视觉冲击中失去理性判断。当无人区成了流量经济的“消费品”,生命的重量被置换为点赞数和播放量,荒野的静谧便沦为算法驱动的狂欢祭品。

遏制非法穿越,需多方协作。法律层面应提高罚款额度,引入“黑名单”制度,追究组织者刑事责任,并将生态修复费用纳入赔偿。平台需标注风险提示,利用AI识别非法穿越线索,遏制不良信息传播。作为普通民众,也应该保持清醒。要充分认识到,探险不等于盲目冒险,挑战自然的前提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遵循。(孔德淇 作者为广州媒体从业者)

为基层民警的敬业精神点赞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