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2025年04月03日

勇立潮头奋楫行

——丰城市“三化”转型促县域国企改革纪实

袁 锐

江西省唯一拥有母子两家信用评级均达到AA+的县级国有企业、江西省“工人先锋号”、宜春市“五一劳动奖状”……走进地处赣江之滨的丰城发投集团,荣誉墙上各类奖旗奖牌令人目不暇接,这不知凝聚着丰城发投集团干部职工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

近年来,该市善借国资国企改革东风,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三化”转型,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勇立潮头,扬帆远航。

“我们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市属国企向‘三化’转型,构建市场化程度高、综合竞争力大、自主造血能力强的发展新格局……”谈起市属国企改革,该市国资中心负责人、丰城发投集团党委书记王晓翔满怀激情地说。

唯“变”所适,革故鼎新。为破解市场活力不足、产业规模不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缺乏等发展难题,丰城市按照省国资委和宜春市要求,通过源点布局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和子公司协同互补、同向共进,推动“三化”转型。

以实体化为根基。曾几何时,该市同类国企占据不同业务板块,没有打破“铁路警察叔叔、各管一段路途”老格局,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存在“散、小、弱、缺、亏”现象。针对此类问题,该市围绕去空心化、去平台化,开展融资平台优化升级行动,推动农投公司、龙津洲公司、安居公司、剑邑建设公司4家企业退出融资平台名单。按照“一企一业、一业一企”要求,明确主责主业,构建“2+N”市属国企发展新格局,即以发投集团、产投集团“2”家集团为母公司,根据业务板块厘清主业的“8”家子公司协同运营。组建建工、设计、集采、人才等多家市场化专业运营公司,将河道采砂、采石矿、煤层气开采等特许经营权注入国有企业,划转商铺、厂房等经营性资产1618处,每年租金收益5000余万元。采取直投或设立产业基金,为123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市属国企实现由“融资端”向“投资端”转变。

以市场化为导向。打造“千亿百年现代企业”愿景,设法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去行政化、去机关化,走市场化之路。在搏击市场化竞争浪潮中,该市聚焦四力:聚焦提升运管效力,推进集团管控模式与组织架构再调整、流程再构造;聚焦完善治理能力,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聚焦激发企业活力,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聚焦强化考核拼力,对标省内一流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四力”推动,实现政企分工、自主经营,达到“一项目一平衡”成效,压减压缩层级企业16户。

以效益化为目标。提质增效是国企改革“试金石”,该市通过信息化建设、闲置盘活、风险防控等手段,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一方面清理整顿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企业(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另一方面搭建市属国企预算管理平台,上线资产管理系统,使国有资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据悉,通过开展资产盘活专项行动,盘活资产247处,盘活面积9.5万平方米,市属国企整体出租率达到80.2%;通过建立投决委、风审会制度,源头把控投融资、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已审核项目499个,为总值441亿元的项目站好岗、守好责。

“近年来,我们融资效益不断提升,到位资金695亿元,加权平均成本只有4.89%。尤其2024年,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在全省区县级排名第一,甚至低于多地设区市同信用级别国企……”谈起国企改革带来的效益,该市发投集团分管融资的副总经理曾雨悦如数家珍。

没有上一篇了... ... 宜丰县督促干部履行“一岗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