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2025年01月28日

强基础 促提升 重质量 强内涵

市中医院提升服务能力守护群众健康

本报讯 齐艳珍 涂铭 记者黄永东报道:通过三级中医医院现场复评,获得三级甲等评审结果;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较上一年前进57名;广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较上年增长29%……去年,宜春市中医院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开拓创新、接续奋斗,通过强基础、促提升、重质量、强内涵,在提升科教研学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为提升科教研学水准,增强内生动力,该院切实抓好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4年招录中医规培学员26人,中医规培学员执业医师首考通过率达84.6%,并顺利通过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现场评估。扎实开展全市西学中培训工作,完善培训基地组织架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建立师资队伍,规范经费管理。去年11月,该院通过省级基地评估并获“优秀”等级。目前,在全市范围共招收298位学员并顺利开班,线上线下课程有序开展。持续加强科教研学能力建设,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与宜春学院签订教学医院协议,该院实习生代表队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届医学类教学基地实习生临床能力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去年该院在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立项4项,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立项24项、市级科技项目立项26项,科研项目共结题21项,专利2项,全年共发表各级学术论文36篇。

为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夯实发展实力,市中医院在规范管理、学科建设、扬优成势等方面下真招、求实效。在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方面,紧紧围绕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制定目标任务,逐项分解指标,定期调度数据,强化分析运用,持续提升医疗综合能力和水平,医院各项指标持续改善,顺利通过三级中医医院现场复评,获得三级甲等评审结果。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体系建设、制度流程优化、医疗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改善、环境美化舒适等工作。在去年公布的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获评B级等级,在全国排位328名,较上一年度排名前进57名(全省33家中医医院排名进步的仅5家,该院前进名次位列全省第一),医院内涵建设呈现向好态势。同时,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布局,该院老年病科、外科分别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建设单位,实现医院在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上的新突破,医院中医药专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住院人次增长率攀升,医疗服务性收入涨幅明显。去年全院医疗服务性收入同比增长6.7%,中医适宜技术,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同比增长29%。

为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好地守护群众健康,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门诊患者的优势,广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去年门诊中医非药物疗法近6万人次。提供多元化的中医护理特色疗法服务,开设宜春中心城区首家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27项,提供服务1.3万人次,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31项,中医护理操作5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2%,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就诊需求。在全市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特等奖、个人一等奖4个;在全省中医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1个,医院中医护理技术显著提升。缩减就医成本,实现高值医用耗材大幅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药占比显著降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血液净化室开展惠民活动,为40名患者减免透析费用约7万元,免费给患者提供中医养生茶饮、中药防感冒香囊、中医养生食疗、代茶饮。同时加强医保相关政策培训,开展集中培训12次,深入病区现场培训20余次,对照医保问题清单逐项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对付费情况进行政策讲解、病组分析、盈亏监控,不断提升医保控费能力,进一步推动合理诊断、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合理收费,该院DIP分值付费管理工作在全市医保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市三医院举办“第四届赣西精神卫生论坛”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让“急救”成为人生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