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村村依托“廊桥宣讲”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10余场,组织全村80多名村民代表签署移风易俗倡议书,共促成村内婚事新办3起,丧事简办2起。“廊桥宣讲”已然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桥梁,乡村推动新风尚的加速器。(据1月16日《赣西晚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移风易俗作为乡村铸魂工程的关键一环,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村的“廊桥宣讲”巧妙地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让移风易俗的理念在宣讲交流中深入人心。
“廊桥宣讲”的魅力在于它接地气。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移风易俗的道理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中。村民在轻松的氛围里,了解到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弊端,认识到传承良好家风家训的重要性。这种互动式的宣讲让村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讨论,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循环。
“廊桥宣讲”的成功,在于它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廊桥宣讲”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而是双向的交流。村民在参与中感受到自己是移风易俗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和践行新风尚。这背后既是群众观念的转变,也是干部与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立足本土,创新宣传方式,努力把“廊桥宣讲”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擦亮“廊桥宣讲”底色,彰显乡村特色,打磨宣讲成色,让群众更信任干部,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许 兵 作者为四川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