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2025年01月15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6日在宜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谭赣明

谭赣明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咬定一个目标、发力五个突破、聚力八大攻坚”工作思路,保持定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左右。

(一)全力稳增长、提信心,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进“两重”“两新”落地见效,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深入开展“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每季度开展重大项目现场交流,赣能上高电厂、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876个市大中型项目完成年计划投资。大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保持较快增长。宜春中心城区熊出没乐园、丰城唯美养生谷、靖安国际滑雪场投入运营,明月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强、建成全国首个以爱情为主题的高山火车露营地,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7.6%、18.2%。全力稳外资、稳外贸,锂电池出口实现爆发式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降本增效,抓住LPR利率改革契机,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28亿元以上;企业用气成本减少5.5亿元。争取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结存限额、置换债券等化债资金262.7亿元,调整棚改隐性债务转为法定债务管理339.3亿元,推动15家融资平台转型退出,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出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4条”措施,超额完成保交房年度任务,24个房地产项目获得“白名单”支持,袁州、樟树、宜阳新区利用存量房源异地安置棚改拆迁群众取得良好成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二)全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制造业“869”行动计划,实现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再进位、列第70位。锂电新能源材料及应用集群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科学院“特色锂矿石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C类先导专项全面启动,《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获准实施,力元能源、恩博新材料、瑞富特新能源材料、奉新时代锂电材料、丰城赣锋锂业等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宜春时代全年产值达170亿元,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中下游营收占比提升至63%。宜春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首个中药材产品国际标准《中医药—栀子》正式发布,袁州中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樟树中医药“产业大脑”列入首批省级“产业大脑”建设名单。市县两级财政统筹5亿元重点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设备更新,完成数字化诊断2307家、数字化改造782家,启动工业设备更新622家、更新设备1.8万台(套),5个案例入选工信部实数融合典型案例、数量列全省第1。丰城高新区、樟树工业园入选全省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全市能耗强度下降4.4%、降幅列全省第1,高安红狮水泥获评全国水效领跑者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超全省平均水平,1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827家、列全省第3,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14家、列全国设区市第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8家。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初核恢复流入耕地面积6.78万亩、列全省第1,创建“吨良田”150万亩,粮食生产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家禽生产势头良好。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400万亩,认定富硒产业示范基地314个,绿色有机认证面积521.6万亩,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750亿元。引进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9家。丰城入选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平台试点单位,高安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绩效评估,上高入选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试点县。全年月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0家、列全省第1。金融服务扩容提质,贷款较年初新增300亿元,保费收入增长6%、列全省第3。万载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新增袁州数字健康、上高数字农业、万载数字烟花3个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总数达10个、列全省第2。

(三)全力破难题、疏堵点,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坚持市场化、实体化、效益化方向,按照“五加五减”“六定”工作思路,加快推动国企转型升级,市属国企内设机构减少184个、减幅47%,中层职数减少260个、减幅58%,员额数减少866个、减幅25%;降本扭亏成效初显,176个融资项目完成置换和降低利息,预计融资全周期可减少利息15亿元、其中2024年减少1.5亿元,优化连续亏损两年以上子企业24家、实现扭亏8480万元,预计全年降低运营成本3.5亿元。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有力推进,“亩产论英雄”经验做法入选工信部改革标杆综合案例,高安高新区、万载工业园获批扩区调区,奉新高新区化工集中区通过认定。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市批而未供土地消化、闲置土地年度净少率和批而未用土地消化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考核成绩列全省第1。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铜鼓造林碳汇项目入选全国首批造林碳汇项目。宜春探索创新“供需高匹配、百姓好就业”有效机制、宜丰探索建立锂电新能源产业全过程监管机制、靖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全省财会监督试点、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最后一公里”管控做法在全省推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创新推出“1+6+N”增值化服务改革,优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依托“赣企通”平台,精简惠企政策兑现办理流程,兑现财政惠企资金20.1亿元;出台保障企业安静生产安心发展八条措施,涉企联合检查事项占比提升至92.4%,检查次数下降16%,全市各执法部门实施不予行政处罚案件9.1万件。全面铺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县两级全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宜春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高安通瑞新能源锂电隔膜生产项目入选全省招大引强十大重点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深圳东阳光精细化工项目落户樟树。扎实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宜春铁路综合物流园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同意将该项目纳入“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四)全力补短板、提品质,区域城乡协同共进。圆满承办2024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项目395个,完成投资436.9亿元,顺利通过城市更新省级试点验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783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3个。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90公里、排水管网232公里,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居全省前列。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大中修工程403公里。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建设,21个乡镇通过省级示范验收。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先行示范村371个,完成村庄整治建设村点1600个,新改建农村户厕2.5万个、农村公路472公里,行政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覆盖率100%。 (下转二版)

来自森林的“冰雪之变”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