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本报今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记者编辑分赴全市各地,深入基层一线,用笔和镜头记录下高质量发展新景象、民生改善新成效、城乡建设新面貌、欢度春节新风尚,为行动派鼓劲,为实干家呐喊,展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春篇章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靖安县三爪仑乡全域地处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5.7%,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休闲胜地”之称。三爪仑四季滑雪场便位于此处。
1月12日,三爪仑四季滑雪场白雪皑皑的雪道上,一道道身影飞驰而下,畅享速度与激情。南昌游客胡小庆是第一次来这里体验:“感觉很好!孩子玩得很开心!”该滑雪场主体位于室内地下,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有单板滑雪、双板滑雪、娱乐雪区等项目,单场可容纳约200人,全天可接待游客2000人左右。
曾经的三爪仑乡,主要依赖夏季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返乡创业青年徐小林看到了三爪仑乡的潜力,萌生一个想法:打造一个四季滑雪场,打破季节对旅游的限制。
徐小林深知,三爪仑乡海拔较高,对于室内滑雪场的造雪、保雪都十分关键,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态也在吸引客源上具有一定优势。最关键的是,周边群众可解决雪场用工问题。
正如徐小林预想的那样,四季滑雪场的建成,像一颗投入三爪仑乡经济发展湖泊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滑雪场与民宿的融合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结合的方式,打造一个完整的冰雪旅游产业链。让游客在这里既能尽情享受滑雪的乐趣,又能体验到当地的特色民宿,还能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更多的滑雪项目,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来,共享冰雪经济带来的收益。”徐小林说。随着滑雪场投入运营,三爪仑冬季游客数量大增,民宿与滑雪项目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
滑雪场的建设,带来的不是“凉意”,而是一阵阵“暖风”,吹暖了周边群众的心。受益于滑雪场的引流客源,周边群众的就业链不断延伸。
红星村村民周文英没想到自己能吃上“冰雪饭”。“以前在县工业园区务工,离家远,不方便。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