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宜春市急救中心接诊多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救医生提醒:胆道疾病要积极治疗,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
家住宜春中心城区的钟大爷今年78岁,既往有胆总管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病,近半月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全身出现黄染,自行服用消炎药疗效不佳。鉴于老人腹痛症状加重,家人将他送入医院住院,经检查为“重症胰腺炎,胆总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脓毒血症”,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属鉴于老人病情危重,呼叫120送到省城大医院诊治。
家住分宜县的李大爷今年61岁,上腹部胀痛5天后送入当地县人民医院诊治,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家属呼叫120送到宜春市人民医院诊治。
家住万载县城的叶女士今年60岁,经常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经医院检查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未进行规范治疗。近日其出现腹部胀痛、无尿、呼吸急促等症状,送入当地医院诊治,被诊断为“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伴ARDS肺部重症感染”。家属鉴于其病情危重,呼叫120送到省城大医院抢救。
急救医生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在急诊科就诊的常见病种之一,急诊科有0.3%的患者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我国2006年的一项全国多中心调查发现,急性胰腺炎的总病死率可达4.6%,73.9%的患者死亡发生在入院后2周内。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不一,轻型易于治疗,预后好;重型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胆结石是引起急性胰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达40%左右。酗酒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可达30%,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成为第二位致病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5%至10%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高甘油三酯血症(2%至5%)、药物(5%)等。此外,肥胖和吸烟也是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比正常体重人群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高30%,并且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加超过80%。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比如突然上腹剧痛,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重,有时候腹痛还会牵扯到后背。在腹痛的同时,出现发热、频繁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怀疑胰腺炎,需尽快就诊。
如何预防胰腺炎?
1.肥胖并伴有高脂血症人群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发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和血脂。如通过饮食控制体重和血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来控制体重和血脂。
2.要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如果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脂肪的食物加上酒精的刺激,会刺激胰腺急速大量分泌,导致胰液“泛滥成灾”,诱发急性胰腺炎。
3.急性胰腺炎患者多伴随有胆石症、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患,应有规律地进行体检,如发现有胆道疾病要积极治疗。 (聂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