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邬俊 刘华丽报道:万载县仙源乡地处湘赣边界,风光旖旎,绿色、红色、古色交相辉映,是集“踏青、戏水、研学、参观”为一体的红色圣地。近年来,该乡以“党建+旅游”为抓手,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推动老区文旅振兴的强大动力。
该乡紧扣苏区精神与乡村振兴实际,探索文旅发展新思路,盘活各类资源,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旅游经营理念和发展意识;坚持深化仙源“红色名村”建设,大力挖掘整理仙源红色文化资源,重点修缮提升了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五处国保旧址为核心范围,打造湘鄂赣革命精神纪念地,建设了湘鄂赣革命历史展馆、红色税收主题馆、赤色工会展馆等红色文化场馆;组织开展由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为成员的“小源红色故事协会”,收集整理仙源红色故事,先后挖掘“警卫员鲁德春”“株木大战”“一件案子”等30余个红色故事,加深仙源红色底蕴;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教学、实地体验、比赛选拔等方式,从乡村两级干部等优秀人群中培养了一批红色宣讲员。目前全乡红色讲解员队伍已有15人。
村党支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借助红色旅游带动乡村业态发展,引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开发脐橙、高山大米种植基地400亩,推广仙源豆腐、大米、西瓜等农产品,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深化“红色名村”,完善特色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标识导览系统,纵深推动红色研学发展,组织编制仙源乡红色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策划推出中小学研学游、重走红军小道、仙源红色经典游、军事文化游等特色研学精品线路;村民发展商店、餐饮、民宿、土特产等产业,村集体建设红色研学拓展基地、山泉水厂,进一步丰富产业发展模式。
建强“三支队伍”,助力文旅发展。一支红色解说员队伍,由乡机关干部、退伍老兵、革命先烈后代组成,通过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感受更深厚的红色底蕴;一支红色志愿者队伍,由退休教师、村干部、两小组长组成,为参观游客指路引导、维护参观秩序、打扫卫生等;一支“半边天”队伍,由各组的妇女小组长组成,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各类知识、监督环境卫生落实,提升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