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艺术家,拿什么分享给世界?2日在杭州举办的“良渚论坛”分论坛“中外艺术家眼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许江提出,山水是人的终极家园,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演绎山水,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一个跨越文化壁垒的美学共同体。
西湖山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范例,蕴含深刻的传统哲学。许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担任了20年院长,他回忆,来做学术访问的外国学者,一定会游西湖、攀孤山,品赏苏东坡等先贤遗迹。逢晴日,大家共同体察“水光潋滟”;遇雨天,同看“白雨跳珠乱入船”。林和靖“梅妻鹤子”栖居之地、“林社”小楼等景观建筑和林风眠创办美院开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新篇章等往事,串连在一起,自然和人文相融,向各国朋友述说那些湖山如画、岁月如歌的流风遗韵。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国美院多个校园在设计中融入了山水文化的思考,来访的各国学者常在叠楼、长廊中感受设计里的传统哲思和艺术内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林泉高致的意境、叠山理水的技艺。许江认为,这些建筑群将空间编结成一个生命体,营造了“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多年来,中国美院通过国际学术论坛推广山水文化,与法国莱茵高等艺术学院于2017年在斯特拉斯堡联合主办“致敬2018”项目——“山水:一份宣言”新媒体展览,将亭台、云水、舟桥、山石等元素放大重组,绘画与影像相糅,历史与现实交错,构建起想象的空间。
在这个展览上,关于“山水”的法文翻译是“构造世界观的技艺”。许江说,那不仅是一个影像、声音与空间结合的多重感知艺术展览,更重要的是串联历史,促进文化交流,以全新的方式来演绎山水,互鉴文明。
许江认为,山水是万物,是人的终极家园,不仅凝聚着中国人的视觉经验,而且承载着伦理诉求。通过对山水的感悟,人要重新设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习与万物相安相处,与自然一起创造生活。
如何面对数字变革,如何面对ChatGPT等新技术对传统技艺带来的挑战,如何克服虚拟化、碎片化带来的人与世界的疏离以及感受力的畸变,这些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共同忧虑和思考。许江认为,山水,或许可以成为重构世界想象空间、重建人的感受力、体悟造化之功的路径。
站在良渚遗址的土地上,许江说,他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山水的气象笼盖四方,山水的根脉在脚下生长,这是中国文化和世界共情、共荣的根脉。
(新华社杭州1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