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
2023年07月06日

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

李 蓉

对所有单位一般性项目支出预算均压减10%,合计压减1280余万元;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34.3%达到33.03亿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同比增长54.2%达到5884万元……数字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最生动的展示。这一减一增,昭示的是我市以人民为中心的花钱之道:政府过紧日子,将每一分资金都精准地用于惠民利民,换来百姓过好日子。

从红米饭南瓜汤到小米加步枪,从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披荆斩棘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时至今日,我们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前所未有,政府的紧日子是不是可以松一点?答案是否定的。所谓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政府过紧日子,是一种执政理念,源自初心着眼长远。今天,过紧日子,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紧日子里,有政治站位。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财政账本”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政策调控动向,直抵民生冷暖。从“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再到“要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过紧日子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账、社会账、民生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紧日子里,有忧患意识。清醒看到现实难题、发展短板,就会多一点自警自励,多一些未雨绸缪。事实上,尽管宜春发展日新月异,改变有目共睹,前景值得期待,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要办的大事要事依然不少,比如,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能,等等。决不能大手大脚、肆意挥霍。

紧日子里,有优良作风。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糟蹋的是物质财富,侵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摒弃“走排场”“高消费”“面子工程”等不良习气,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干部带头过紧日子,必然会带动党风政风的不断优化。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政府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民生事业、激活市场活力,考验智慧更体现担当。

过紧日子要有辩证思维、系统安排,协调推进、整体跃升。既不能“当家不管家”,拿着过紧日子作挡箭牌,“佛系”“躺平”,也不能“当家乱管家”,撒胡椒面,甚至“垒大户”“造盆景”;既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又要“跳起来摘桃子”,尽力而为。

过紧日子可能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涉及更深层次体制机制优化和制度完善问题。比如一些单位一些人有着本位主义、占盘子惯性思维,并由此衍生出种种乱象。建立长效机制十分重要。编制预算实事求是,支出安排符合实际,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度要再细一点、监督要再严一点,使过紧日子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从源头上推动见成效。

唤醒沉睡的存量资金和资产,优化营商环境涵养税源……坚持节流的同时,在开源上提质增效,财政治理水平定能不断提升,更好护航宜春高质量发展。

紧日子有意义,是为民的初心;好日子有滋味,是幸福的味道。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这是一种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种开创未来的信心与力量。

没有上一篇了... ... 期待更多“宜春牌”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