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
2023年05月31日

担当实干开新局 扬优成势谱新篇

—— 写在宜春市中医院整体搬迁之际

齐艳珍 本报记者 黄永东 章慧娟

患者向关节骨科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微创手术室

美国进口GE256排512层超高端螺旋CT

新院区病房环境

中医药振兴恰逢其时,中医院发展势头强劲!

2023年5月31日,宜春市中医院从拥挤的中山中路501号整体搬迁至宽敞的中山西路88号。这标志着在美丽的秀江河畔新增了一所地理位置优越、就医环境舒适、就医流程便捷、医疗设备一流、医疗技术先进的现代化中医院!

就医环境显著改善

进出医院的马路不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上下联通的“东西通衢之地”;开车来医院不再是东找西寻无处停车,而是规范有序智慧停泊;患者住院治疗不再是见缝插针一床难求,而是按己所需合理配给……近日,记者来到道路四通八达、环境优美雅致、配套设施齐全、科室配置合理、服务水准提升的宜春市中医院新院区,一股全新的感觉扑面而来。

宜春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8年10月,根据宜春市政府有关整合医疗资源的文件精神,将原市中医院、原市第五医院、原市第七医院整合为宜春市中医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中医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我市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优化医院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020年,我市积极策应相关政策,正式启动宜春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

项目选址宜春中心城区中山西路88号,毗邻袁河。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68亩,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包含新建医技综合楼1.5万平方米,改造内科大楼2.3万平方米、行政大楼5000平方米、门诊大楼7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有大型停车场。新修道路、广场面积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完善本项目的给排水、强弱电、暖通、通讯、消防、绿化和道路广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并新购置了256排CT、3.0T磁共振、DSA、飞利浦心脏彩超、高清腹腔镜等国外一线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及国内一线设备300余件,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

三年来,宜春市中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全力推进医院改扩建项目进程,终于在5月31日实现了整体搬迁到新院区的奋斗目标。

特色优势发扬光大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从望闻问切的理论到相生相克的规律……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中医药养生与保健的理念、经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一直以来,宜春市中医院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的理念,巩固扩大特色优势,积极开展各种中医特色疗法、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体质辨识等服务活动,逐步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医院治未病服务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

市中医院整体搬迁后,将坚持立足服务百姓,健全功能、完善设施、发挥优势,在新院区设立门诊急诊区、医技综合区、内外科系统住院大楼、集中停车区、行政后勤区等六大区域。为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优化就医体验,中医康复治疗中心、康复科和针灸科扩增病床;住院病床位总数增至800张;同时,增设肾内科、血透室等临床科室,科室将从25个逐步增加到60个,使每个重点专科都拥有完整病区。

市中医院将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抢抓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机遇,在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优势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特色,该院致力推进中医康复中心、中医骨伤中心、结石病防治中心“三大学科”建设;大力推进“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建设,培植骨伤、毒蛇咬伤、推拿、针灸等国家、省级优势重点特色专科,使医院在宜春中医医疗网络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

该院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着力推进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打造中医药“宜春品牌”特色,奋力推进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健康宜春建设贡献中医力量。

服务水准提质增效

服务是最贵的产品,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撑。近年来,宜春市中医院按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优势,从“治已病”到“治未病”,重点从文化建设、质量保证、规范就医等方面,大力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

市中医院搬迁到新院区后,将致力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服务特色,建立健全中医能力工程、治未病健康提升工程、康复中心等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缓解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一是治未病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新院将有20%的医疗资源用于养生保健,80%的资源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新院区中医治未病中心、内科住院楼等四个病区用于为市民“治未病”。同时开设中医体检中心,以医院雄厚的中医技术力量为依托,以精湛的医术、一流的设备、优秀的专家及优质的服务为基础,利用中医“四诊”“八纲”等诊断辩证原理,面向健康与亚健康群体,通过中医体格检查、舌象检查、面象检查、整体检查及体质检查等中医检查,开展以健康保健、亚健康调整、促进疾病防治之目的中医体检。二是中医药服务流程更加优化。为不断提升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切实解决调剂、煎药等待“候药难、煎药难”以及“品质保障难”等问题,该院将在新院区持续完善中医药服务管理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与控制,不断优化中药配制、煎煮服务流程,最大限度节约患者候药时间、经济成本。同时,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量体裁衣”,优化膏方开方与制膏流程。膏方具有便于服用、方便携带、节约药材、增强疗效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该院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梳理科室框架,整合科室资源,健全完善科室分布,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科室布局。大力推进创文护卫工作进程,落实人文关怀举措,进一步加强医保管理,推行检查检验结果线上查询、诊间结算、床旁出入院、多学科会诊等新型服务模式;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健康城市创建和中医药健康服务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转变医院工作作风。不断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监测机制,建立指标体系,改进医院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会,规范医疗管理流程,健全完善质控工作体系,组织开展病历质量评价,查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举措。

“新院区、新起点、新作为。我院将以整体搬迁为动力,以振兴中医药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聚人才促发展、优服务提质效、改作风树形象、压责任强管理’的工作目标,在‘比’字上下真功,在‘争’字上见实效,比出新气象新担当,争出新成效新业绩,开创中医院发展新局面,谱写中医院发展新篇章!”采访结束时,宜春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冷辉林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