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把浒坑的落后面貌改变,把群众带出一条致富路子,我们就信服你、支持你。”这是袁州区芦村镇浒坑村群众当初对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邹林的殷切期望。
“如果三年不让浒坑村变个样,我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
2017年以前,浒坑村是芦村镇挂上号的“问题村”,也是一个“三无村”,村级集体经济外欠账款90多万元,基层党组织活动难以顺利开展。2018年3月,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村65名党员联名极力推举时任民兵营长的邹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党员、群众大会上,邹林的发言掷地有声:“如果三年不让浒坑村变个模样,我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
邹林认为,造成村里落后的原因,首先是“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邹林和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提出了建设魅力浒坑、富裕浒坑、和谐浒坑的奋斗目标。围绕既定的目标,邹林和村“两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支部和村委会学习、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紧接着,他又把全村60多名党员调动起来,开展“党员双示范”“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党建品牌工程建设”等党建主题活动,采取“党建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等生产模式,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
“只有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了,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邹林说:“只有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支部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群众才会信任我们、支持我们。”
2018年5月,浒坑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21户困难户参与入股,并通过多方努力筹措资金60多万元建立高产油茶基地120亩,每年为困难户分得红利800元至1500元不等。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外地苗木老板在雅泉、陈坑两个组建立140亩高产油茶育苗基地,带动了500多户农户从事劳动,年创收在60多万元以上,户均增收3000多元。2019年又投资67万元开发荒山100亩种植红美人果树、脐橙、柚子,使原来的“穷荒山”变成了现在的“花果山”。2020年1月,村里将原有4口面积60余亩的水塘收回对外发包,实行“人放天养”,当年就产生效益2.5万元。同年4月又种植70亩黄蜀葵药材,获纯收入5万多元。在袁州区税务部门的支持下,引进了1家基建企业落户浒坑村,每年为该村增加税收30多万元。引进袁州松花皮蛋厂回乡发展壮大,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10多万元。
近年来,村里共投资3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今,该村涌现出粮食、油茶、龙虾、渔业、生猪、葡萄、蔬菜等种养业大户20多户,年均纯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看到村庄干净整洁,居住环境和服务群众的设施改善了,我的心里比吃蜜糖还要甜几分”
班子团结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富裕了,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居住环境又成了邹林和党支部一班人主抓的一个“重头戏”。
邹林坚持“面子和里子”一起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民生工程打造。全村投入18万元用于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并在全村推行“保洁+管护”模式,实行农户门前“三包”。2022年,该村被评为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化先进村。
为了改变全村面貌,2018年上任以来,邹林又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30万元先后改造了7个新农村建设点,新改厕160多座,改厕率达100%,确保厕所、饮水、厨房等“里子”舒适。拆除破旧房屋110栋1.3万余平方米,硬化村道5.6公里,栽植各类风景树2500多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32盏,建立垃圾集中排放点56处,修砌排水沟3000余米,清淤开挖水塘3口,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大幅度提升。2021年,该村被评为全市生态村。同时,投资30万元对村部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18万元打造好党群服务中心和文明实践站;投资13万元开设了老龄乐幸福食堂。此外,还投资18万元为村小改善办学条件;投资48万元建设公益性公墓。群众高兴地说:“这几年来,邹书记把眼睛、耳朵和心都用在了全村的发展上。”
誓言旦旦,承诺是金。邹林当年许下的诺言没有让群众失望,村级集体经济由过去的“空壳村”飙升为2022年的2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到9000元提升到现在的1.8万元。该村连续5年荣获芦村镇综合评比第一名,2021年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邹林荣获袁州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