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彭丽思报道:前不久,袁州区新康府街道馨苑社区接到当地派出所反映,有名群众因被欠薪,声称要去辖区一所学校跳楼。由于事发突然,且欠薪的承包方不是本地居民,社区沟通调解较为困难。面对此情形,该街道综治中心发挥“三级联动”机制优势,首先将情况反馈给街道党委、办事处,由社区干部和平安法治办干部将当事人暂时引导到社区安抚情绪;街道“和气调解室”调解员、社区挂点民警、司法所相互配合,通过分别谈话,核实情况、挖掘线索,得知欠薪方在其他乡镇街道有项目回款。该街道分管领导及时向袁州区委政法委汇报,同时联系相关乡镇街道,跟进项目回款。经过努力,欠薪方邓某收到了项目回款,并分两次将欠款还清。此事件得以圆满解决。这是该街道“和气调解室”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
“我们来到现场后,要多观察周边环境,记录好项目简介,在采访时多交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这是新闻采访的简要流程。”4月10日,在樟树市阁山镇黄家巷村的千亩标准化笋竹林,新闻导师邹海斌手把手地教授采访技巧,提高当地宣传干事和文明实践员的采访能力。
-
近日,宜丰县耶溪河黄垦镇河段,蓄水充盈。去冬今春,该县水利、农业等部门统筹做好蓄水保水、水源调度、设施维护、科学灌溉等工作,有效维护农业生产供水秩序,确保农田秧苗“喝好喝饱”和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何贱来 摄)
-
本报讯 韩善玲 记者漆思忞报道:4月11日,袁州区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主题短视频、文创设计、文化形象及衍生作品等,以打造袁州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形成特色市场产品及文化IP,以文化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此次征集大赛主要分为红色基因传承、移风易俗、本土文化三大主题,参赛者可围绕袁州红色基因、英雄人物、革命遗址,挖掘本地红色历史故事,设计文创产品或拍摄短视频;围绕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移风易俗主题创作短视频;围绕袁州地域特色、产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等标志性元素,设计具有辨识度、传播力的袁州文化形象及衍生作品,打造一批看得见、记得住、带得走的“袁州符号”。
-
近日,靖安县水口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农技志愿者下沉田间,为当地农户送上“一对一”技术指导服务。
时下正值春耕生产时节,农技志愿者现场查看秧苗长势,详细了解农户日常浇水和施肥情况,手把手传授壮苗的管护要点,为今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本报讯 张蔚 高望报道:近日,万载县白良镇以“维护国家安全,守护万家平安”为主题,创新开展普法教育进校园、安全宣传进家门、警示宣教上街头系列活动,通过法治宣传、心理疏导、文化浸润“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在该镇掀起全民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热潮。
“法治+心理”双线育人,守护青春成长路。该镇综治办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团队走进白良初中,为该校200余名师生送上“法治+心理”系列特色法治课程。课堂上,检察官结合“校园欺凌预防”“网络信息安全”等典型案例,通过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形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故事。心理咨询师同步开展情绪管理训练营,指导学生运用呼吸调节法、积极心理暗示等技巧化解压力。活动特别设置“法治心愿树”互动环节,学生们将写有安全承诺的卡片挂满枝头,让法治信仰在校园生根发芽。
-
本报讯 张蕾报道:民生无小事,事事连民心。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上高县墨山乡积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理念,切实做好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拧紧辖区社会治安“安全阀”。
该乡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重点工作,建立“主要领导包片、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分片包干,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该乡建立定期排查制度,联合派出所、法庭等职能部门组建矛盾联调中心,依托7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和11个网格单元,实现矛盾纠纷日排查、周研判、月总结,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梳理归类、动态管理。该乡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体系,打造“老支书调解室”“网格法庭”等特色品牌,对复杂疑难纠纷,邀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介入。今年以来,该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7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在宣传引导方面,该乡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将日常走访和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以案释法,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今年以来,该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场,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