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岁月轮回,时序更替。甲辰金龙谢幕,乙巳银蛇耐不住寂寞,悉悉公式公式,沙沙作响,扭动着灵巧、纤细的腰肢朝我们狂舞而来。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与十二地支中的“巳”相配,因此,一天中的“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也被称为“蛇”时。据说,这时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因此,巳时就属蛇了。
-
石溪谷、“母子桥”、瀑布潭、油窝岭……隆冬时节,漫步施工建设扫尾阶段的石门槽风景区,一幅幅自然韵律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生态画卷令游人陶醉。
石门槽自然风景区位于宜丰县双峰林场李家村的偏远山区,与黄垦镇、潭山镇、黄岗镇交界。进入景区,沿着三千米石溪长廊溯溪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横跨石溪、一长一短的两座石板桥组成的“母子桥”。据记载,“母子桥”是当地邹氏族人为方便村民出行于明万历年间建造,清宣统二年重修,其中的“母桥”叫兴隆桥,而“子桥”的桥名未有记载。再往前行,石溪的形态越发多姿:时而水流平缓,形成一湾静谧的小潭,潭水宛如镜面,倒映着周围的绿树青山;时而飞瀑直下,撞在石头上面,溅起朵朵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两侧是枝繁叶茂的植被,撑起一片绿色穹顶,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光影。沿途还遗存有早年碾米的石碓坑、过去名噪一时的“猪婆石”(俗称“石干娘”)以及寓意吉祥的“来财凼”……到达石溪长廊上端右转而下,就来到返程的油窝岭石板路。全长2公里的油窝岭石板路,是连接李家村与严湖村的必经之路,均由麻石垒砌而成。相传,600多年前,有一做菜籽油生意的小贩每月要肩挑菜籽油从这里经过几次。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不小心摔倒碰翻了菜籽油,导致全家陷入困境。几年后翻身发家的这名小贩牵头出资,将这段路铺成石板路,当地人称之为“油窝岭”……
-
-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檐贴上春联、大门贴上年画,给居室平添一份喜庆。
年画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画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清丽娟秀的艺术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年画有着怎样的历史?它一路走来,又经历了多少风雨蜕变?由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薄松年所著的《中国年画史》,揭开了年画的前世今生,系统梳理了中国年画的萌发、形成、演变历程,并就各历史阶段年画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