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服务优的执法队伍,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政治强
该支队把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贯通起来,积极用好环保大讲堂,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破解难题的强大动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参观甘祖昌故居、熊雄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观影学党史、诵读红色家书等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将红色精神融入执法工作中,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展现新时代生态环保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同时,在监督帮扶、交叉执法检查、实战比武等行动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执法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
本报讯 记者丁锐报道: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促进中心城区公交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根据《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江西省定价目录》等有关规定,1月9日,我市举行中心城区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
听证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定价方案提出人陈述并解读《宜春中心城区公交票价调整方案》,定价成本监审人介绍成本监审情况,18名听证会参加人对调价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会场秩序良好,听证会参加人员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意愿和观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
本报讯 记者项力报道:1月10日,袁州区禁毒委员会、灵泉街道办事处、区禁毒志愿者协会在宜春中心城区春台公园开展“警民同心守护安宁,携手共建无毒社会”禁毒宣传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设置禁毒展览区、设立禁毒展示牌、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介绍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以及吸食毒品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告诫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自觉远离毒品,坚决抵制毒品。同时,工作人员还呼吁大家一旦发现涉毒行为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
本报讯 黄琦 魏清楠报道:2024年,袁州区财政局秉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指导方针,聚焦汽车、家电、农机、城市公交、居家养老等领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政策引领。紧紧围绕《宜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方案》的任务要求,抓落实重执行。2024年,已核定补贴资金总额达879万元,有效推动了绿色低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在促进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
近年来,上高县大力推进幸福和谐社区建设,积极构建“睦邻党建”平台,通过改造提升社区服务场所、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邻里议事会”和建设党群驿站等措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不仅推动了社区治理创新和服务升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凝聚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
本报讯 陈晓红 李海燕报道:为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营造安全舒适、干净整洁的辖区环境,连日来,袁州区下浦街道下浦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禁燃禁售烟花爆竹宣传活动。
该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小区,通过张贴发放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宣传资料、播放禁燃禁售宣传音频、推送微信群信息等方式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宣传,倡导居民自觉遵守烟花爆竹禁燃禁售规定,鼓励大家做不燃放烟花爆竹的践行者、宣传者和监督者。
-
本报讯 聂顺报道:近年来,上高县墨山乡持续强化乡贤队伍建设,厚植乡土情怀,充分发挥乡贤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当好纽带,厚植乡土情怀。该乡全面摸清乡贤资源,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和乡贤数据库,并通过举办新春茶话会、节日问候拜访等方式,向乡贤介绍本地创业就业政策,推介当地优势资源。同时,依托墨山商会,为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台企等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
剑南街道健康科普进社区
本报讯 1月9日,丰城市剑南街道联合该市卫健委、妇幼保健院在龙泽社区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
(刘恒璋)
北湖学校开展感恩主题班会
本报讯 近日,宜春市北湖学校一年级四班举办了“我为家人做件事”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身的感恩意识与家庭责任感。
-
1月10日,袁州区湛郎街道东园社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与“法律明白人”,开展平安建设综合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来往居民发放反电诈、禁毒宣传资料,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居民守护好“钱袋子”。同时,通过展示仿真毒品,介绍毒品的种类、危害,普及禁毒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增强居民拒毒防毒意识。
-
本报讯 雷佳星 向俊 记者邬文名报道:“以前种毛豆,化肥用量多,一亩地一百多斤是常事。现在好了,使用有机肥,化肥用量大大减少。你看我这毛豆长得多好啊!产量还增加了,一亩地能多收一百多斤。”日前,万载县种植大户郭业荣站在自家的毛豆地里,笑呵呵地向来访的人们介绍着他的“新法宝”。这是万载县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