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如何把文化与旅游“融”得自然、“合”得协调,让人民更满意,让城市更有格调?从月亮文化旅游节中能一窥全豹。
经典的中秋拜月、火龙追月追捧者无数;不断创新的曲艺展演、非遗体验参与者众多;博物馆里,各种展品吸引年轻人踊跃打卡;明月山景区内,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游客驻足停留。既展现诗意中秋的文化魅力,又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历经时光磨砺,月亮文化旅游节,这场热腾腾的文旅盛宴愈发醉人香醇,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共品,为红红火火的宜春文旅融合市场再添了一把火。
-
“如今社区也有了老年学校,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学习,实在太方便了!”日前,在宜春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教学点——崔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学习舞蹈的万三可老人聊起最近的开心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9月18日《宜春日报》)
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宜春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在全民心中点亮终身教育明灯。
-
近日,江西省贵溪市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案,一居民在小区路面骑电动车时被楼上丢下的垃圾砸中,幸好当时佩戴了安全头盔,仅头部受到轻微震荡。由于小区未安装高空抛物监控,且无目击证人,给案件侦破带来一定难度。警方最终通过上门采集所有住户的DNA信息进行采样比对,让涉案人员投案自首。(据9月22日光明网)
-
2米高的巨型稻,树一样高的甘蔗,一个个金黄的柚子……五彩斑斓的农产品展示区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21日上午,“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2024年南宁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启动仪式吹响号角。活动现场的现代农业丰收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与品鉴、农耕文化体验及科普、全民打卡共庆丰收等主题内容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与农民朋友一起共享这场好看、好吃又好玩的南宁农业丰收盛宴。(据9月22日《南宁晚报》)
-
“听说徐某某夫妇的低保名额被取消了。”“是啊,好像还退了钱呢。”近日,看到村里公示栏上的信息后,丰城市桥东镇上车村村民议论纷纷。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丰城市严查社会救助领域“人情保”“关系保”等违纪违法问题,以有力监督兜牢困难群众救助底线。(据9月19日《宜春日报》)
-
据9月22日《法治日报》报道,隐形眼镜作为直接覆盖在角膜表面的特殊产品,与眼部健康息息相关。然而,许多消费者陷入“隐形眼镜等于美妆产品”误区,殊不知,隐形眼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当前,美瞳市场乱象也是不一而足,过度宣传、表里不一、真假混卖等问题亟待关注。
-
社区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近年来,我市全力构建“党建+红色物业”模式,通过深化社区治理、优化便民服务、改善人居环境等举措,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将基层治理的“末梢”成功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前哨”。(据9月17日《宜春日报》)
邻里矛盾、物业纠纷如何巧妙化解?小区停车不规范谁来管?独居老人生活起居无人照看怎么办?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都是和社区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面对这些基层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抓好党建引领是关键。
-
9月20日,有游客反映,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因环保禁止游客吃自带的泡面,而景区内却售有22元一碗用水泡的热干面。9月21日,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回应称,游客反映情况属实,景区已责令经营企业停业整顿。(据9月23日《新京报》)
评:环保不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以治污为名禁泡面本就难以服众,更何况泡面背后还有利益驱动之嫌,更是给景区和环保都抹上了污点。
-
今年7月,骆某某为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个人账号上发布一条视频:“不得了了,花炮厂爆炸了”,并在评论区补充说明视频为万载某花炮厂发生“爆炸”的画面。经核实,该内容为虚假信息。骆某某已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并删除其虚假言论、视频信息。(据9月17日《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