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宜春,查阅中心城区地图,不难发现一个高频词“昌黎”:昌黎阁、昌黎路、昌黎桥、昌黎广场、昌黎书院……小至亭台楼阁,大至道路桥梁,诸多城建设施皆以“昌黎”二字命名。据不完全统计,宜春中心城区被冠以“昌黎”之称的地标设施、文物古迹不下于13处。
-
本报讯 记者徐宝金报道:11月26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厅灯光璀璨,华服炫目。由市文广新旅局、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世界华人汉服文化协会、“裳行天下”全球汉服朝代巡演全国组委会主办,宜春市文化馆、宜春市汉服文化协会、淼森集团国潮国学研究会承办的全国第二届“裳行天下 国潮正宗”汉服朝代秀巡演——江西赛区总决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宜春、赣州、萍乡、长沙等地的近三十位参赛选手,以及全省各地的汉服爱好者、汉服传播者齐聚一堂,见证和领略这一精彩时刻。
-
本报讯 易璐报道:11月27日,由袁州区委宣传部、区文联主办,袁州区灵泉街道承办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移风易俗巡演”活动走进春台社区,给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活动在创文歌舞《袁州创文一起来》中拉开序幕,舞蹈《袁州一家人》、小品《新时代新风尚》、歌曲《移风易俗浇灌幸福花》《袁州人民心向党》《人民至上》等接地气、通民情的表演巧妙地融入移风易俗文化,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了居民身边。
-
初冬时节,宜春中心城区泸州北路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渐渐褪去绿色换上黄装,以满树金黄扮靓城市街景,阳光下,如同油画一般,美不胜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易志钟 摄)
-
本报讯 梁艳报道:11月25日,袁州区化成街道观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佳宇物业在汉港观澜小区开展“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 共建美好家园”邻里文化节活动。
活动中,一个个由小区居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精彩上演:广场舞《北京的金山上》,生动呈现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架子鼓《孤勇者》律动十足,唤起了居民的青春热情;独舞《丰收歌》,舞出了健康快乐的新生活……大家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舞台下,居民们掌声不断,笑声连连。
-
近日,宜春市新华书店举办“‘字’由世界,探寻汉字之美”沉浸式读书会。读书会围绕“拼音”“笔画”“汉字”“书法”四个主题展开。图为孩子们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汉字的字形与结构,在一撇一捺间领悟其中书不尽的民族风骨。
(徐 兰 摄)
-
“吱呀”作响的手工织布机、麻利飞快地织布动作、琳琅满目的夏布成品……11月21日,万载古城夏布文化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驻足欣赏。
馆内,由夏布制作而成的茶席、布鞋、手提包等文创产品应有尽有,游客不仅可以尽情挑选,还能学习夏布制作技艺及相关知识,现场体验织布技艺,亲身感受非遗魅力。
-
中国是音乐生产大国,酷狗、网易云、抖音等平台每年产出的歌曲多如牛毛,呈现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并加以创新,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笔者从事歌词创作19年,在全国发行了300多首流行歌曲,传统的艺术歌词也笔耕不辍。根据多年的写作经验,笔者对当下的歌词创作领域有些个人见解。
-
近日,2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宜春美术馆,参加“二十四节气拓印之旅”公教活动。
活动中,公教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宜春版画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彩拓版画的历史和发展,并带领大家进行碑拓技法的学习和实践。
(余 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