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刘敏报道:7月3日,笔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普惠工程,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
我市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扩充“托幼园位”“上学座位”,连续12年将学校建设列入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从组织重心和资源要素上重点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市投入36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7所、义务教育学校99所、普通高中17所,分别新增、改造学位2.66万个、7.76万和1.78万个。
-
本报讯 李涛 高芳报道:入夏以来,上高县南港镇前进村村民黄云根每天都会穿行在各个山塘之间,开展防溺水安全巡查工作。“我们村是整个镇山塘数量最多的村,防溺水工作压力大,容不得半点马虎。”黄云根说。
今年以来,为做好青少年防溺水工作,该镇结合“三比三争三赛”活动,时刻紧绷安全弦,落实好防溺水各项举措,每日对全镇45个山塘、15座水库、1条河道进行巡查,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
本报讯 袁小明报道:为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暑期安全,近期,袁州区湖田镇及时谋划、精心部署,积极开展防溺水工作。
该镇组织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广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等,向学生讲解防溺水知识和溺水自救技能,增强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协调联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安全网络。
-
近日,樟树市福城街道沿江公园社区在滨江壹号幼儿园开展“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宣传活动,通过播放防溺水PPT、开展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孩子们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姚怡婧 摄)
-
本报讯 聂洪辉 熊卫洪报道: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宜丰县石市镇都会在锦江河举行龙舟竞赛活动。6月30日,该镇举办的龙舟竞赛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赛。为确保龙舟竞赛活动有序平稳进行,宜丰县公安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活动安全保障方案,全力维护活动秩序,确保活动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
6月29日,在宜春中心城区秀江东路蝴蝶桥闸口旁边,一名男子在河中游泳时突然力竭。幸运的是,经过市人防蓝天救援队的努力,该男子成功获救。
当日19时许,在蝴蝶桥闸口旁,一阵急促的哨音突然响起,紧接着传来“快过来帮忙救人”的求救声。正准备结束水上救援保障400米测试活动的市人防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循声向岸边望去,只见一名市民正在招手示意,称闸口边有一名游泳的男子不慎溺水。
-
7月3日,靖安县璪都镇组织派出所民警及人大代表到黄浦村,开展“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给孩子们讲解防溺水的安全要点和掌握防溺水知识的重要性,并向孩子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识。
(陈 岑 摄)
-
本报讯 记者张梅玲报道:近日,袁州区“弘扬好家风 传递家力量”婆媳互夸活动在彬江镇大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拉开帷幕。
活动在热情洋溢的开场舞中拉开序幕。在婆媳互夸环节,来自彬江镇的好婆婆、好媳妇,给大家分享了生活中那些幸福而又难忘的点点滴滴。说到一些小细节时,她们更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期间,还穿插了防溺水安全知识问答,数十名学生代表现场齐声诵读防溺水口诀。
-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野生蘑菇和平常的蘑菇有什么不一样吗?”“你们能区分出哪些是毒蘑菇吗?”近日,在宜丰县第二幼儿园(崇文园)活动室,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宣讲员正在给小朋友们科普野生毒蘑菇知识,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连日来,该局组织食品安全宣讲员走进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撬开已被蛀空的树皮,喷上白色的诱蚁粉末,大量白蚁倾巢而出,四散逃离……日前,在袁州区下浦街道东湖花苑小区,市住建局白蚁防治科的工作人员黄晓华正给小区物业和居民展示白蚁灭治技术。“原来白蚁的巢穴长这个样子,密密麻麻的洞有点吓人。”在一旁围观的舒郑泽小朋友发出了惊叹。
-
投资三十亿元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上高
本报讯 7月1日,由上高县田心镇和锦江镇共同引进的投资30亿元的广州致景服装智能制造云工厂项目在县高新园区正式签约。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76亿元,直接带动150人就业,并将加快补齐上高“鞋业纺织”产业链,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7月5日,上高县敖山镇敬老院内,大学生志愿者正在与老人聊家常。
暑假来临,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等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上高县各乡镇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红色文化宣讲等实践活动,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邹利强 黄 凯 摄)
-
7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宜春经开区,只见江西国轩办公楼墙体上挂着“欢迎2023届校招生‘芯同事’加入江西国轩”的横幅。在办公楼里,近50名新入职人员正在参加入职培训。此情此景,让去年年底来到江西国轩实习的赣州小伙刘天生感触良多。
刘天生是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正式从学校毕业后,我成了江西国轩电芯制造部的一名员工。”刘天生青涩的脸庞中透着一丝成熟。他说,同一批来实习的小伙伴大部分去了一、二线城市工作。他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工资待遇尚可,而且离家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