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夏,走进樟树市经楼镇,细心的人会发现,近年来,这座千年古镇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融资1400余万元的集镇雨污分流项目改造工程,在2022年已全部收尾,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一座座新建厂房,在该镇沪昆高速公路旁拔地而起,集镇扩容后的繁、荣、昌、盛四横二纵四条主街,人行道、机动车道坐落有致,客流络绎不绝,古镇肖江河边的天光、水色、草木相互交织,美得像画……水绿相融的魅力古镇升腾起浓郁的烟火气。
-
5月29日上午,在喜庆的敲锣打鼓声中,袁州区新坊镇镇长宋绍波及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干部一行来到现役军人叶新、郑强家中,为荣立三等功的叶新、郑强的家属送去立功喜报。
一份份沉甸甸的立功喜报,凝聚着军人辛勤的付出。新坊镇向立功家庭送上喜报、绶带和奖励金,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和美好祝福送到他们家中。在与其家人亲切交谈中,慰问组对现役军人叶新、郑强在部队的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表达了衷心的祝贺,详细询问了他在部队的服役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感谢其父母为祖国、为部队培养了优秀的军事人才,对他们支持孩子参军、为家乡赢得荣誉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叶新、郑强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安心服役,苦练本领,再立新功。
-
近年来,铜鼓县棋坪镇观田村通过党员干部作示范,群众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酒少办,已经深入人心。
十年前,现任妇女主任李平与丈夫林文“零彩礼”结婚。“彩礼多,不见得生活就幸福,只要林文对我女儿好,我相信靠他们自己也能生活无忧。”回想当初“零彩礼”嫁女,父亲李爱木说道,“林文家条件一般,高额彩礼会让女儿女婿以后日子难过。”林文父母依照习俗拿了三万块钱送了过去。李爱木见无法推辞,就用这个钱为女儿置办了些家具家电,并准备了“压箱钱”全部陪嫁带回去。结婚后林文、李平身无负债、夫妻同心,一起打造幸福生活。目前,他们夫妇育有一儿一女,丈夫林文靠手艺在县里做木工,家里建了新房,买了新车,一家人生活富足、其乐融融、安居乐业。
-
本报讯 徐政 鄢怡轩报道:走进上高县新界埠镇桐山村,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宽敞平坦,一口口水塘干净清冽、池水盈盈,处处显露着移民示范村的新气象。全村45户148名移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出门就是柏油路,下雨天都不会湿鞋子!早几年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实现了,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家住桐山村一组的移民陈金根激动地说。
-
5月29日,一辆洒水车在奉新县罗市镇梧岗村主干道洒水作业。今年以来,奉新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中心按照“三比三争”活动要求,不定期对全县“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进行洒水作业,为乡村降温保湿,给炎炎夏日下的公路和行人增添一丝清凉。
(徐 俐 金 星 摄)
-
本报讯 欧阳诚报道:上高县塔下乡下足“绣花功夫”,向细节要质量,向痛点要进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开展。
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健全“三项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开展。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职任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及乡直站(所)、相关村负责人为组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深入各村重点点位,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对标对表,制定规划和作战路线图,理顺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指标清单、进度清单,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健全责任考核机制,该乡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切实压实责任,形成上下“一盘棋”、合成“一股劲”,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
袁州:举办油茶科技小院示范培训班
本报讯 李沁报道:5月24至25日,袁州区科协组织举办了2023年油茶科技小院示范培训班。专家通过科普讲座、技术授课、经验分享、观摩示范等方式,为60余名参训人员讲解油茶整形修剪技术、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富硒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创业政策等内容,引导袁州油茶科技小院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开拓思维、优化培育方式,努力实现油茶种植的高产和优质。
-
本报讯 易来 付其缘报道:为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效能,近期,袁州区三阳镇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等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让广大群众做政策明白人。
强化领导,落实工作任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下沉到各挂点村召开村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明白纸”部署会,将任务细分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全面压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小组”责任,推动防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发放到位。
-
“只要你能把浒坑的落后面貌改变,把群众带出一条致富路子,我们就信服你、支持你。”这是袁州区芦村镇浒坑村群众当初对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邹林的殷切期望。
“如果三年不让浒坑村变个样,我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
2017年以前,浒坑村是芦村镇挂上号的“问题村”,也是一个“三无村”,村级集体经济外欠账款90多万元,基层党组织活动难以顺利开展。2018年3月,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村65名党员联名极力推举时任民兵营长的邹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党员、群众大会上,邹林的发言掷地有声:“如果三年不让浒坑村变个模样,我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