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文章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本报讯 钟文轩 记者王小军报道:3月15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市委书记于秀明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审阅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述职报告时提出的重要要求。会议强调,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强化工作调度,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春开好局、起好步。
-
本报讯 李家裔报道:3月14日,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市委书记于秀明作批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徐云涌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林主持会议。
于秀明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始终向中心聚焦,不断为大局聚力,“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重大人才工程申报、年轻干部常态化选拔培养、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多项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
本报讯 贺艳萍 张海燕报道: 为推动“三比三争”活动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根治欠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成效,宜丰县人社局开展“护薪”行动,抽调6名业务骨干成立护“薪”小队,制定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护薪”巡查,打造“情暖人社 为民护薪”品牌。
“护薪”行动突出针对重点项目、重点群体、遗留积案开展巡查,主要是对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对农民工合同签订、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实名制制度落实、以及工人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工资支付不规范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检查建设工程项目27个,排查消除欠薪隐患6个,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共为243名员工追发工资333.81万元。
-
3月14日,樟树市洋湖乡双溪村的鱼塘与油菜花、村舍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近日,樟树市各地的油菜花竞相开放,金黄色的花朵与纵横交错的田地、鱼塘和河流,以及白墙红顶的村舍互相映照,宛如五彩缤纷的调色板,令人惊叹。
(本报记者 周 亮 摄)
-
本报讯 邹慧报道:“三比三争”活动开展以来,丰城市坚持用标杆找题、用改革破题、用作风答题、用口碑验题,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见实绩、见成效。
该市梳理出全市23项重点攻坚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地各部门大力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通过认清“比和争”的目标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把握“比和争”的关键重点,以非常之举推动攻坚破难;增强“比和争”的能力水平,以优良作风担当时代使命。
-
今年1月1日,我市正式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迄今已两个多月。据统计,截至3月8日,新政策已为全市30.6万人次通过门诊报销减少个人自付907.35万元,4905人次为家人共济支付82.07万元。不过,仍有不少市民对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不甚了解,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明摆是‘吃亏’了”,不知为什么要改革。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我市医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市民,详细了解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原因与使用政策,以及给市民门诊就医带来的变化。
-
近日,在上高县徐家渡镇赣西富硒禽蛋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着分拣、包装新鲜的富硒鸡蛋,以保障市场供应。该产业园建有禽产品交易中心、仓库、恒温库、富硒鸡蛋生产包装车间,并安装了智能化交互一体机等多媒体互动终端,助推蛋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易志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