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堵塞无人管?商户占道经营惹民怨?这些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在袁州区凤凰街道黄颇社区都有了暖心解法。近年来,该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织密排查网、念好调解经、筑牢平安墙,全面提升辖区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能力,变矛盾纠纷“有结”为“有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100%,书写了矛盾化解新答卷。
以防为先 织密排查网
近日,走进繁华的润达商圈,黄颇社区的网格员小李正在逐户走访商户。“最近经营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纠纷?”这样的询问已成为她的工作日常。
针对商圈矛盾纠纷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黄颇社区构建了“双线并行”排查机制:线上依托110报警电话、“12345”热线和网格民情系统;线下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对婚姻家庭、物业纠纷等8类重点矛盾开展拉网式排查。该社区还创新建立“一日一巡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研判”工作机制,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我们给每个网格都配备了民情记录本,居民反映的问题都会被详细记录在上面。”黄颇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道。去年以来,该社区成功化解公用设施维护、劳动报酬等纠纷200余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以和为贵 念好调解经
“没想到线上就把问题解决了。”提起社区的高效调解,祥龙小区居民张阿姨竖起了大拇指。原来,该小区化粪池堵塞导致污水外溢,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社区得知后立即垫资700元,一天内就解决了这个堵心事。这样的暖心故事在黄颇社区已成常态。该社区创新建立“1+N”调解模式:以社区调解委员会为核心,整合“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灵活运用上门调解、联席会商、线上调解等方式。
对于润达商圈摊贩占道经营等复杂问题,该社区还会同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同时,设立商户议事厅,定期组织商户代表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建议。“现在有问题大家坐下来商量,很少再闹到社区了。”商圈物业经理说。今年以来,该社区诉前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以宣为导 筑牢平安墙
在黄颇社区法治广场,每月一次的普法集市总是人头攒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资料发放、有奖问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该社区还创新宣传方式,在居民微信群开设《每日一法》栏目,用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条文;在小区楼道设置法治宣传角,定期更新内容;针对老年人群体,组织“法律明白人”上门讲解防诈骗知识。
“现在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法律。”居民王先生的话道出了社区普法成效。今年以来,该社区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场,发放资料2000余份,覆盖群众1100余人次,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