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我见证了这些孩子从羞涩到自信的转变,他们的笑容成了我工作的最大动力。”龚雪如是说。
如今在奉新,有175名像龚雪这样的文明实践员活跃在基层。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温暖民心,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红土地生根发芽。
活动成效:文明新风浸润城乡肌理
聚焦群众所思所盼,该县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紧扣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化文艺三大板块,推动文明新风融入城乡肌理。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00余场,参与志愿者8万余名,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文明理念从“入眼入耳”迈向“入脑入心”。
理论宣讲聚焦“乡土味”。冯川镇大路口村,村民围坐在活动广场上,宣讲员以方言快板解读政策,将“大道理”化为“家常话”;宋埠镇深入研究宋应星的思想和事迹,提炼其中蕴含的创新、担当、为民等精神特质,以主题幕布剧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移风易俗改出“新风尚”。会埠镇张坊村开展移风易俗漫画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切实弘扬时代新风;干洲镇依托乡村大舞台,将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开展到群众中去,用文艺的形式发出好声音、传播新理念。
文化文艺激活“传统魂”。桂花飘香,北门社区活动大厅内,居民们着手做月饼,共话千里婵娟;罗市镇港下村的舞台上,悠扬唱腔诉说着古老故事,唤起文化乡愁;华林广场上,书法协会的会员挥毫泼墨,让墨香传递新春的祝福。
从“匠心书屋”的琅琅书声到龚雪直播间里的助农吆喝,从村间墙头绘写的家风家训到河岸两侧宣扬的模范事迹,新时代文明实践已深深融入这座千年古县的肌理。在这里,文明不仅是灯笼上的谜题、舞龙时的锣鼓,更是留守儿童眼中的星光、田间地头蓬勃的生机,是古老土地焕发新生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