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欧阳静 记者黄永东报道:科技为民,科普惠民。2024年,我市科普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斐然:组织全国科普日活动6078场,市科协和万载县科协、铜鼓县科协、靖安县科协、上高县科协、上高县科技馆被中国科协、省科协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宜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上高县科技馆开馆仪式”等10项活动被评为优秀活动……
构建联动体系,形成大科普格局。我市建立由19家市直单位组成的宜春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宜春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落实落地;制定《2024年宜春市“科普伴我行”志愿服务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构建宣传推介体系,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借助省、市主流媒体阵地,做好活动宣传报道和典型人物推荐,全年在市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近200篇,开设每周一期《健康宜春》科普专栏。同时,抓实考核评价体系,围绕“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指标细则扎实开展科普工作。去年,全市遴选表彰了75名优秀科普宣传员、13名优秀科普志愿者。
打造平台阵地,提升科普设施效能。我市大力推进科技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级科技馆建设,引进爱心企业捐资500余万元建设儿童科普乐园展区;指导推进上高、樟树、宜丰等县级科技馆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上高县科技馆于2024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推进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巡展,指导宜丰、奉新、高安、上高、樟树等地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用好农村中学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去年新增市科协和袁州区科协科普大篷车2辆,已在60个校园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60余次,受益群众12万余人。搭建特色科普平台,全市建设科普志愿服务站10家,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村(社区)10个。强化科普研学建设,共有33个科普基地被列为研学基地。组织开展“科技一日游”活动,5473名学生赴省科技馆开展了“科技一日游”活动。
创建服务品牌,开展科普特色活动。我市着力打造“科普伴我行”志愿服务品牌,选聘了30名科普讲师,共举办科普惠民活动9262场,印制发放科普书籍4000册,受益群众30万余人。打造“科普明白讲”活动品牌,联合市文广旅、市图书馆打造“融合科普理念·汇聚书香精髓”科普明白讲系列活动,开发“走近科学家 种下科学梦”“健康惠万家”等5个“科普明白讲”子品牌。指导打磨精品课件,科普讲师邓京的《科普明白讲——气象科普进校园》课件获得“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气象科普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打造“科学真好玩”活动品牌,科普讲师、宜春三中教师陈艳燕“走近科学家 种下科学梦”科普活动成功入选“科技奥运”全国科技馆项目活动展示(全国共8家)。组织30余名科技教师开发科普实验课程,编导《科普实验变迁记》等科普话剧。打造“科创我来做”活动品牌,举办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宜春初赛、“北斗杯”空天科创大赛宜春初赛,遴选出20名高中生参加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2位带队老师、13名营员获评优秀,2名营员文章入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征文。扎实开展第39届宜春市“科创我来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全省创新开展“小小科普员”视频比赛,收集作品103部,邀请专家评审,激发了青少年崇尚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