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日报

5

发展潮涌风帆扬 逐“质”而行书新章 —— 袁州区2024年工作亮点扫描

宜春锦峰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测风电塔筒焊缝质量

江西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调试自动化回流生产线

锦源新区鸟瞰图

游客在宜春熊出没乐园游玩

游客在灵泉街道鼓楼夜市逛街、品尝当地美食

志愿者在新坊镇东墉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和老人们一起做手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袁州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勠力攻坚、跳起摸高,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交出了一份“全面提升”过硬答卷——

全区275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9.98亿元,同比增长6.8%;

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6个,顺利完成棚改安置分房2183套;

袁州油茶产品线上销售超亿元,居全省第一,润心茶油荣获“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新增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个、城市助餐点6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6家、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11个……

凝心聚力

产业发展更加稳健

一年来,袁州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集中精力稳住经济、提振信心,开拓奋进、争先创优,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势头。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深入实施制造业“469”行动计划,275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9.98亿元,同比增长6.8%。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纳入省重点拟上市后备库名录6家,获评优秀新产品6个。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连续多年保持15%以上增长,中医药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130家,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7家,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21.64%。成功创建数字健康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

现代农业迭代蜕变。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新造、低改提升油茶面积2.8万亩,袁州油茶产品线上销售超亿元,居全省第一,润心茶油荣获“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奖。新引进一批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项目,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迈上新台阶,实现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5家。宜春大米(袁州)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和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县域)品牌百强榜。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持续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24家服务业企业实现升规入库。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超2亿元。全力打造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鼓楼商业街区,助推润达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快速发展,客流量和销售额均达历史新高。成功举办首届富硒·茶油啤酒美食文化节、捕鱼节、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等系列农旅文体促销活动,吸引游客超170万人次,城镇“烟火气”不断聚拢。

积蓄动能

项目建设更加强劲

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一年来,袁州区走出去、引进来,优服务、促落地,争资金、强保障,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招商引资蓄势谋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发展乘势而上。联合广州袁州商会成功举办招商推介会,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宜春(宁波)“双招双引”推介等多场重大招商活动。抖音集团、互牛科技相继落地,在软硬件开发服务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欣旺达、华能集团、中储粮等央国企、上市头部企业纷纷来袁开展项目合作和产业布局。外资外贸高水平联动,华讯电子等一批企业实现进资,江特电机等重点企业实现自主进出口,全区新增外资外贸企业数、自营进出口总额增幅均列全市前列。

项目建设日新月异。深入开展“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积极落实“三挂三促”机制,定期举办重大项目现场交流,71个省、市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5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2.7%。沪昆高速改扩建工程(袁州段)征地拆迁在全省率先完成,S223省道袁州洪塘至湖田段公路实现全线通车。新建续建一批亿元以上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1721万元、国债资金3.98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7.5亿元、行业项目专项资金11.3亿元,有效保障了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要素保障硬核支撑。持续完善“三区三线”成果,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通过梳理征而未用土地,新增报批了一批建设用地,消化了一批存量土地。袁州产业园实现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改革,扩区调区工作有序推进,化工集中区通过复核。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零时差”供地保障,园区具备入驻条件的标准厂房超30万平方米。优化生产要素供给保障服务,落实政策为企业降费减负。建立支持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完善设施

城乡颜值更加靓丽

城市功能品质更优。高质量承办2024赣湘边合作区域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6个,完成棚改安置分房2183套。改造集中水电气基础设施3.01万户、创文项目点位282个,新增一批社区公园。新建、续建市政道路8条,新建、改建停车棚、停车位等设施设备634个,增设充电端口4935个、垃圾分类收集点109处。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治理,黑臭水体消除率达到100%。

乡村振兴步伐更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增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点,创建了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其中省级“百村千树”示范点2个。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点,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除险加固水闸2座、山塘70座。发展壮大产业,夯实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同比明显增长。

生态画卷底色更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良天数同比有所增长,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持续守护绿水青山,推广种植“臻两优8612”品种2.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88万亩、退化林修复4.22万亩、封山育林1.56万亩。生态修复废弃矿山141个,修复面积达3724亩。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部销号或达到时序进度。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6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列全市第一。

改革创新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综合改革掷地有声。推进国有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乡镇敬老院、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区税务局三阳税务分局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式”建设优秀单位,“三多三解”工作法经验在全省推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协作机制,经验做法入选全国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区法学会是全省唯一入选中国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基层联系点。飞剑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获2024年度江西省水利工程优质(赣鄱)奖。洪塘镇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彰,《大熊宝典》消防科普短视频合集累计播放超3000万次。2024年度妇女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被中国妇女报社表扬,为全市唯一。探索建立“僵尸企业”公益强制清算机制,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科技创新势如破竹。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14.45亿元,占GDP比重为2.65%,总量、占比连续2年居全市第一、超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9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瞪羚(潜在)企业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发明专利授权50件。海尔思药业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济民可信重组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全市唯一。建立“项目+人才”引育机制,1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1人获2024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1项目获“202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营商环境革故鼎新。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开展“入企安商”服务、企业现场评议、电话回访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涉企诉求和困难。利用“惠企通”平台,兑现惠企资金2841.45万元。升级推出“袁州一码通”便民惠企程序,105个事项实现联审联批。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2959件,公众评价满意率、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全面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实行公务入企扫码备案。袁州区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进示范县市区”。

用心用情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以上,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消除了一批风险监测户,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持续构建就业保障体系,为88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701.2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88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262个,发放创业贷款5.19亿元,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发放3.4亿元。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医保征缴扩面、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工作。成功举办全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交流会。

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完善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新增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家、城市助餐点6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6个、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11家、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58户。积极完善食育工作建设,全力实施学校学生“放心用餐”工程。首次开展阳光招生、阳光分班行动,改造提升学校(园)44所,新增优质学(园)位2310个。举办首届中医药夜市活动,“字门伤科推拿疗法”获批全省首批中医药特色疗法。提升和新建红木莲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驿站)55个。开展文化表演、展览、培训等活动服务超422万人次。

民生实事更加暖心。完成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改造提升和袁州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更新改造老旧小区3个、燃气管道191.92公里,新建、改建了一批排水管道,改造排涝通道3200米。建成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改造无障碍残疾人家庭163户,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深化托幼建设,新增托位1080个;改造提升爱心驿站4座,建设“5+2就业之家”网点231个。完成乡村69处灌片建设,灌溉农田面积达2.3万亩。新增农村公路30公里、危桥改造3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0公里。

社会治安更加有序。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电诈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37.55%、45.85%。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1+X+N”全要素法治化平台,袁州区被认定为全省培育预防法治化试点县(市、区)。统筹推进执行难源头治理,一体推动“五调联动”“五源共治”,做亮“袁满解”特色社会治理品牌,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4834件,化解14020件,化解率94.51%。创新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率先开展信访听证会,总结出“34613”工作法。信访量、警情数、立案数等指标持续下降。

提升效能

发展步伐更加铿锵

全风险有效防范。坚持科学谋划化债任务,通过盘活资源、坚持过紧日子等手段筹集资金,圆满完成化债任务,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底线,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有序推进“保交房”工作,持续维护房地产平稳发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依法行政规范有序。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城域网实现IPv6全覆盖。扎实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了一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袁州区司法局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政府效能稳步提升。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落实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深入整治形式主义,持续精简会议、文件,调减“督检考”事项,清理政务“僵尸”群,清理不规范牌子7020块。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集中整治项目和15件群众身边具体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此外,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强化;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等事业成效明显;统计调查、外事、侨务、信访、机关事务、供销、科协、社联、文联、工商联、地方志、档案、媒体融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新的一年里,袁州区委、区政府将以高度的清醒和执着的韧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奋勇拼搏,通过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在工业强区上向新而行,致力强化回升向好的产业支撑。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强链固基,向新求质。

在城乡品质上精益求精,致力拓展繁荣活跃的宜居城市。坚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繁荣兴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乡村振兴上协同共进,致力创建富裕幸福的和美乡村。坚持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在改革攻坚上乘风破浪,致力澎湃奔涌不息的发展热潮。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切实以改革创新破障碍、优环境、拓空间、增后劲。

在民生抚慰上倾力而为,致力办好民之所盼的暖心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在安全稳定上促进和谐,致力营造安定融洽的社会环境。坚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夯实安全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刘 萌 韩善玲)

没有上一篇了... ... 没有下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