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日报

03

甘薯迎丰收 致富添“薯”光 舒启明 邓建刚

赤田镇随湖村甘薯种植基地,村民在忙碌。 (邓建刚 摄)

眼下正是甘薯成熟收获的季节,走进奉新县赤田镇随湖村甘薯种植基地,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一垄垄甘薯破土而出,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年初,我在赤田镇政府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政策宣讲会上了解到,2024年奉新县将开展甘薯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我当时就想,村里闲置的60亩地是不是可以发挥作用?”日前,赤田镇随湖村党支部书记胡宜和告诉笔者。

为更好地促进项目落地,胡宜和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人员来到随湖村小麦山。通过土壤检测、实地考察,发现随湖村小麦山常年雨水充沛,土壤土质松软,肥力较高,先天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甘薯。在多方协商下,最终将项目敲定。

“我们选的都是最适合这里栽种的品种,这60亩甘薯预计平均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到时候直接卖给本地的甘薯加工厂,不愁销路。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会增加不少。”胡宜和对甘薯基地的效益十分乐观。

甘薯丰收季,甜蜜飘香时。当前,在奉新县甘坊镇上村村甘薯喜获丰收,村民们熟练地去泥、挑拣、运输,呈现出一幅独“薯”于农户丰收喜悦的美好画卷。

“这里比较适合甘薯的生长,我有4亩多地种了甘薯,亩产有1500公斤左右。”说到今年的甘薯收成,种植户蓝涛特别高兴。

“我们还结合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抢抓农时,鼓励村民们在复耕地块上种植甘薯。”甘坊镇农口干部黄彩文介绍。

在东垦场罗塘分场,当地基于优良的地理条件,推行“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核心区”的经营模式,以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针对优质食味薯、加工专用薯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实行订单生产,解决了甘薯的销售问题,降低了种植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2024年,我们种植了50亩甘薯,平均亩产量达3755.92公斤,按鲜薯市场均价每斤6毛来算,扣掉各种成本,一亩能挣2500块。”罗塘分场种植大户刘海龙开心地说。

近年来,奉新县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仅2023年,奉新的甘薯产业销售收入就高达8283.24万元,辐射面积达2.3万亩以上,带动薯农超400户,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100余人。

没有上一篇了... ... 奏响致富“茭”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