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文化夜生活

古城祠堂风貌

充满烟火气的古城街巷
万载古城位于万载县城中心,景区占地约237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完整保留着明清、民国时期的古祠堂28座,以及众多历史悠久的古民居、古街巷弄、粮仓与水井等不可多得的古建筑与文化遗产,是目前赣西地区保存较为完好、极具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2019年5月,万载古城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万载县多措并举,精心打造古城文化业态,不断丰富古城文化内涵,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焰火之恋”“喝茶看戏”“祠堂宴”等一批文旅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声名鹊起,成为万载闪耀的文化旅游名片。
文化是古城的血脉、根基和灵魂。万载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及多元的姓氏宗祠文化。如何找到商业和文化的平衡点,让商业与文化互相成就,对万载古城来说,是挑战更是考验。万载古城在商业布局和业态规划过程中,将烟花、非遗、民俗、图书馆、体育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文化与商业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古城+非遗
万载是非遗大县,有万载得胜鼓、傩戏(万载开口傩)、夏布、花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万载纸棚山歌、花灯戏、罗城扎粉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万载古城的业态布局、品牌打造等方面,就多了许多非遗元素。如引入万载夏布省级传承人宋树牙在古城核心地带开办夏布文化馆,通过传承人的现场讲述与操作、游客的亲身体验等,让非遗不再是以往的静态展示,而是活生生、触手可及的一种体验。这种活态传承的方式,不仅激发了游客对万载夏布的浓厚兴趣,也为万载夏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在古城不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如每周六雷打不动的茶楼花灯戏、傩戏演出,深受游客欢迎。再如每年春节、元宵、五一、端午、中秋等节假日,都会在古城举办万载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并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这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让游客深刻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也让更多的游客成为非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带向更广阔的天地。2022年,万载古城被评为“国家非遗旅游景区”。
古城+烟花
万载是有名的“花炮之乡”,是中国四大花炮主产区之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生产历史,生产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载花炮全国闻名、享誉世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首都国庆庆典等重要盛会都留下了万载花炮的璀璨光影。万载古城立足“花炮之乡”这一特色优势,将烟花燃放与千年古城融合,在国内首创沉浸式烟花演艺“焰火之吻”,开创了烟花表演的先河,叫响了“全世界唯一一座烟花古城”。
2022年,“焰火之吻”经过两年迭代后,正式升级改造为“焰火之恋”。常态化沉浸式的焰火表演,让万载古城名气人气大增。万载古城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国家非遗旅游景区、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江西省特色文化街区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第三批江西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荣誉,景区人流量多次名列全省第一。万载县多次被评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自2019年以来,万载古城共组织了300余场焰火燃放活动,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2023年,万载旅游业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县接待游客就突破了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8.7%;实现旅游产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万载古城接待游客突破40.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
古城+图书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万载古城修复的古建筑群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黄氏顷波家塾,它曾是黄氏家族的私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城保护开发之后,这座古老的顷波家塾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华丽转身,成了一家公益图书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顷波家塾公益图书馆的设立,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内涵,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人文色彩,更为广大游客及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兼具休闲与学习功能的平台。图书馆以其古朴的装修风格,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阅读空间。在这里,游客可以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寻一方静谧,享一份清欢。
古城+体育
中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万载古城在业态布局创新过程中,将象棋、围棋、武术等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其中,将古城南轩公祠打造成棋苑,聘请象棋、围棋大师长期开展教学,并不定期举办比赛。棋苑免费对外开放,游客走累了,可以到棋苑歇歇脚,与人畅快地杀上几盘,享受对弈的乐趣。
此外,古城还引入万载县武术家协会设立武馆,让武术爱好者与游客“以武会友”,共同体验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一棋一武,一动一静,既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内涵,又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让古城更具活力,更加有趣。
古城+饮食
作为旅游六要素之首,“吃”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吃在古城,不仅能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更能让游客深入体验万载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为此,万载古城将弥漫着历史烟火气的南门大街精心打造成民俗特色小吃一条街。在这里,麻糍、油糍、剁肉粉、百合粉、老面馒头、汤包等地方美食应有尽有,让人在品尝老面馒头的松软、包子的鲜美、油货勺的香脆及扁担糕的甜蜜中,感受万载手艺人的传承。
与小吃一条街同样深受欢迎的是3块钱一碗、无限续杯的万载大碗茶,景区的几个茶馆经常座无虚席。2019年以来,万载县把大碗茶馆作为理论宣讲主阵地,并创新宣讲方式,组建12支“大碗茶”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茶为媒,利用茶余饭后和周末时间开展宣讲,吸引大批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让“流量”变“留量”。用一盏茶时间、听一场微宣讲,让坐下来、吃碗茶、看场戏、听宣讲成为新风尚,形成一道凝聚人气、汇聚民心的亮丽风景。还有网红店菜园子的万载剁肉,以及颇具仪式感的祠堂宴“六大碗”,将家族团聚、宾客欢聚的喜悦融入每一道菜肴之中,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万载人民热情好客、重情重义的优良品德。
古城+文创
万载县大力推进古城景区迭代升级,围绕“山水灵韵”“谢公屐”“月池广场”等进行改造,打造了具有古城特色的艺术景观,使景区成为江西旅游的新名片、消费者心中的网红打卡地。同时,积极延伸文旅产业链,创新开发烟花、夏布文创产品,先后开发了燃朝烟花礼盒、烟花球形手提包、燃朝万载百合手包系列、燃朝烟花饰品系列、燃朝烟花星球头饰、夏布手包、扇子、围巾等文创产品,其中燃朝烟花礼盒荣获“宜春有礼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和多元文化业态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载古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群,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在这里,游客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可以品尝地方美食、体验民俗风情,更可以在祠堂民宿中放松身心,享受恬静。
未来已来。乘着文化旅游的东风,万载县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和发展路径,努力将“万载古城”这一文旅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擦得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