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一群热衷户外活动的朋友相约去攀爬万载县境内第一高峰、位于高村镇、海拔1404.4米的仙姑岽。
汽车驶过三兴镇不久,便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60公里的路程,竟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停车点——山脚下一个叫上坪的自然村。一下车,大家便欢呼雀跃起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如诗如画、如梦似幻的乡村美图。村子四面环山,一条落差不大的小溪从村角引进,穿村而过,溪水清澈、波澜不惊,徐缓平稳而又欢快地流淌着。沿溪一条土路是上山的最佳路径,道旁各种野花竞相绽放。因为时间尚早,山村笼罩在灰白色的薄雾之中。村民烧柴做饭的炊烟融在晨雾里,烟中有雾、雾中有烟。大家兴致勃勃地边走边聊。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海拔提升了一两百米,山腰处竟然出现了几户人家。站在他们的屋门口向下俯视,只能看清不远处的绿树翠竹和如练的梯田,还有那牧童和老牛。屋里一年约六旬的大姐见我们到来,热情地搬出竹椅,还拿出自家晒制的土点心招待我们。一种久违的纯朴情意包围着我、温暖着我。
从屋角拐弯处继续向前攀行,路变陡了、窄了,也变险峻了。此时虽近半上午,但依然山雾蒙蒙、路面湿滑,路旁植物挂满水珠。艰难地爬了一段,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人提议休息一会,谁也顾不得体面,席地而坐。片刻,已觉凉意,我们又开始向上攀越。过了乔木林,时至中午,多半人都觉得很疲惫,特别是女同志,每向上登一步都觉吃力。体力好的男同伴便主动为她们拿背包,陡峭的地方大家相互牵拉。出乔木林,眼前豁然开朗。灌木丛的景色瞬间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没有了高大树木的遮挡,天地间一览无遗;山岚也被太阳收起,景色清晰、明朗、通透。
继续往上爬了一阵,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外形犹如堡垒的古旧建筑,麻石条门框,麻石条外墙,门楣上凿刻“黄檗仙坛”四个大字。哦,原来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黄檗仙坛!门里面是一座小庙,供奉着张、何、李三位仙姑的塑身。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三位仙姑驾云路过此地,见山下村庄干旱成灾,村民疾苦不堪,便动了恻隐之心,用神力降了一场透雨,还开了一条永不干涸的溪流流过村庄。谁知这事惹怒了玉皇大帝,责怪她们擅自做主,多管闲事,便派天兵把她们捉回天庭,关进天牢,不许外出云游。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另一个神仙路过此地,看见这里的百姓家家都朝拜三仙姑,就回转天庭,在玉帝面前为三位仙姑求情。事情过了这么久,玉帝的气也消了,就准奏还了她们的自由身。为了感激和纪念三位仙姑,有人修建仙坛,以便四里八乡的善男信女朝拜。 从黄檗仙坛仰望山顶,已近在咫尺。环顾四野,漫山遍野的红黄白紫蓝粉的花朵争奇斗艳,缤纷绚丽。我们好像漫步在天上花街,又似徜徉于翠枝花海。大家追赏着一株比一株鲜艳、一丛比一丛繁茂、如霞似火的映山红,与嗡嗡的蜜蜂同歌,和千姿百态的蝴蝶共舞。此刻,每个人都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年龄,像孩童般纵情嬉闹……
在追逐嬉闹间,不知不觉,我们已然到了顶峰,大家情不自禁向着远山放声大喊:“仙姑岽,我来了!”回声在千山万壑中回荡。此时,我激情澎湃,脱口吟出一首诗来: 九霄云外有天宫, 不及人间仙姑岽。 花海绿树相映美, 远景近观各不同。 站在万载、铜鼓、宜丰三县接壤的仙姑岽顶端遥眺四周,只见重山叠嶂、高低错落,好像每座山都在向仙姑岽顶礼膜拜。而我们站在峰顶,指点群山,直抒胸臆,何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