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日报

03

心有追求苦亦甜 黄永东

屈指算来,我通过自考拿到大专文凭已近三十年。当时考试的场景倒没多少印象,而报考和备考时的情景,却让我记忆犹新、感慨万端。

因为家遭变故,我高中没读完即辍学回家务农。求学的路已中断,可文学梦却没有醒。在务农的日子里,我一有时间就看书写作。然而,投寄出去的稿件基本没有回音,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1992年,我一位当兵的堂兄回家时看了我写的文章后,说我的理论基础太差,所以写作水平难以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提高呢?朋友要我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选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决定参加自学考试,不为文凭,只是想系统地学些文学理论知识,并以此检验学习成效。

有了目标才有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我不顾家人反对,费尽心思筹钱买来教材和辅导书,然后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啃这些书本。我先是报考了两门课程。说实在的,这自学考试还真不适合农民参加。因为当时每年两次的考试时间都固定在四月和十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而这时正是农村春耕和秋收的大忙季节,作田人不说没有备考的时间,就连考试的时间都难以保障。我选修的中文课程有十多门,又没有整块的时间看书复习,一次只能报考两门,因此没有几年工夫是考不完的。可是,我既然改变不了这个安排,就只有适应它。上半年,我先通读课本,然后归纳重点,把一些要记的知识抄在小本子上,放在口袋里,利用放牛走路、挑担歇肩、放水灌田的时间拿出来看。由于有时太沉迷于其中,就会发生牛偷吃农作物、挑粪走了过头路、水让别人偷截了都不知道的糗事。下半年考试前,正是赣西农村抢摘油茶果的大忙季节。一家人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吃过饭就上山,午饭也是在山上吃,下午要天黑才回家。待吃过饭洗完澡,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累得不行只有睡觉。尽管很想睡,但凌晨三四点钟我就起床看书,一直到天亮。茶籽采摘完了,又快马加鞭地收割晚稻,好腾出时间进城考试。从报考自考以来,我基本上都是这样备考的,其间的辛酸自是一言难尽。

因为常年在家务农,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家里又不支持,所以有时连进城的车费都无从筹措。没办法,有一次到了下半年报考时间,我就只能骑着自行车去了。由于我家离宜春中心城区有七八十公里远,又尽是上坡下岭的沙石路,很不好走,所以我头天傍晚骑自行车赶到十五公里外的二姐家。第二天清早,从不涉厨的我在煮面时,将金黄色的洗头油当作食用油放入面条中,当看到汤里满是泡沫时,我问当时也在二姐家的堂兄是怎么回事,堂兄说可能是生油的缘故。吃过面条我就上了路。一路上紧赶慢赶,阳光越来越强,气温越来越高,我感觉心发闷、头发晕、腿发软,越走越难受。骑到新田乡境内时,又累又饿又渴的我实在支持不住,就躺在路旁的油茶林里歇息,以为是中暑躺一下就会好,但歇了好一阵,情况仍不见好转,反而更加难受。我想,这样躺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便挣扎着站起来,扶着车向前挪。好在不远处的林中有户人家,我赶紧求助。当这户人家的夫妻看了我的脸色、听了我的述说后,既吃惊又同情,说我可能是严重中暑,蛮危险。他们一边端水给我喝,一边找来治中暑的痧丸和十滴水喂给我吃,并给我刮痧。经过一番救治,我终于缓过神来。这对好心的夫妻又盛饭给我吃。吃了饭后,我的精神好多了。我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元钱酬谢对方,他们硬是不收。事后回想,那次我可能是先中毒后中暑,要不是路边恰好有这么一户好人家,我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我在报考途中捡回一条命后,有些后怕,所以,当下次报考时,我就托在宜春读书的堂兄帮我报考。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当堂兄将科考证拿给我时,却是中文本科段的两门课程,而我报的是专科,只好放弃了这次考试。此后,因为没钱买新教材,加之语文基础弱,一门现代汉语我考了三次才过关。就这样,曲曲折折,直到1993年,我才拿到由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和南昌大学联合颁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

我想,当时像我这样身为农民、又没有工作的自考毕业生,全市恐怕都少见。我这种“自讨苦吃”的行为也被人嘲笑过。不过,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即使在追梦过程中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并不觉得苦累,反而有一种付出总有回报的甜蜜感。这不,曾发表过不少文章的我,就是因为有了大专文凭这个硬件,才有幸找到一份文字工作,实现自己以写作为生的梦想。真是心有追求苦亦甜!

没有上一篇了... ... 春天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