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主办的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0—31日在全国各地展开。本届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重点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落实落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联办。(据5月21日人民网)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学普及则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培植沃土。全国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举办以来,累计参与公众超过20亿人次,已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全国性科技品牌活动,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保障功能更加彰显。以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聚焦科技前沿开展针对性科普,在全社会不断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将进一步调动激发亿万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创造性智慧。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全球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要在科技领域中占据高地,必须更加大力推动科学普及,持续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厚植根基。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不会停歇。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融合,确保中国社会创新潜能充分释放,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作者为江苏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