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鼓县温泉镇石桥村,49岁的卢为美用20余年的时光,书写了平凡而又震撼人心的爱情篇章。她的故事,是婚姻誓言最生动的注脚,是责任与担当的深情演绎。
2004年8月7日,那个平常的清晨,阳光倾洒在这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李纪东如往常一样,吃过早饭,温柔地逗弄了刚满1岁的儿子,与贤惠的妻子卢为美道别后,骑着摩托车奔赴本县的工地。他勤劳能干,卢为美贤惠孝顺,孩子聪明可爱,一家人的生活满是温馨,令旁人羡慕不已。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天陡然转折。工作时,李纪东意外摔伤,经过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被确诊为中枢神经损伤,从此瘫痪在床,生活的轨迹彻底改变。
半年后,李纪东从医院回到家中。他虽能说话,手也能微微动弹,但胸口以下毫无知觉。病房里,消毒水味弥漫,李纪东眼神空洞而绝望,恐惧与无助将他紧紧笼罩。卢为美守在床边,多日的操劳让她双眼红肿,布满血丝。她颤抖着握住丈夫冰凉且不再有力的手,声音带着哭腔,却无比坚定:“老公,别怕,别灰心。以后我照顾你,一日三餐、洗漱擦身,我都包了。儿子我也会好好带大,教他做人。日子再难,咱们一起扛,家永远都在。”这简单的话语,成为她此后20余年坚守的承诺。
从那以后,排便、导尿、翻身、擦澡、按摩、揉捏穴位、祛痰……成了卢为美的日常,20余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每天,她坚持给丈夫按摩,次数从四五次增加到七八次,每次结束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为了帮丈夫恢复手部力量,卢为美跑遍了体育用品店,精心挑选了拉力器和握力球。此后的每个清晨,她都陪伴丈夫练习,手把手教学,耐心纠正每一个动作,即便丈夫的手一次次滑落,她也总是微笑着鼓励再来一次。寒来暑往,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丈夫终于能颤抖着抓住筷子和调羹。那一刻,两人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喜悦的泪花。
李纪东因下半身失去知觉无法自主排便,卢为美在医生的指导下,刻苦学习护理技巧,精准把握按摩手法、力度,开塞露的深浅和剂量。由于插着导尿管,李纪东极易患上尿道感染、肺部感染,每月都要打十几次消炎、抗病毒的药水。起初,卢为美自己尝试在家扎针。面对这个技术活,她不断摸索,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最终不但学会了扎针,还掌握了换导尿管的技能。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虽卧床多年,却很少生褥疮,身体也逐渐好转,头部、颈部、胳膊、双手等部位慢慢恢复了知觉。
为了排解丈夫卧床的无聊,卢为美给他买了智能手机,让他能看新闻、刷短视频,与亲人保持联系。还把自己的淘宝、支付宝账号交给丈夫,方便他网购药物和生活用品。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她饲养了20多只鸡鸭,所有的鸡蛋、鸭蛋都留给丈夫滋补身体。
20多年来,娘家和婆家的亲人给予了他们一家巨大的支持,不仅在经济上援助,物资上帮扶,更在精神上给予慰藉。村“两委”也十分关照,一家三口都享受了A级农村低保,每月有2000多元的补贴,让这个艰难的家庭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然而,命运似乎还未停止考验。20多年的辛苦操劳让卢为美积劳成疾。2024年初,她发现自己乳房异常,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乳腺癌。娘家人迅速出钱出力,将她送往省二附院,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也赶来陪护。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婆家将卢为美和李纪东接到小姑子李纪莲家中,一家人齐心协力照顾着两个病号。
“这些年虽历经不幸,但也收获了许多温暖。亲人的关心帮助,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卢为美感慨地说。如今,儿子正在实习,下半年即将参加工作。看着儿子健康成长,她满心欣慰。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早日康复,重新独立照顾丈夫,减轻亲人们的负担。
卢为美这20余年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海誓山盟的豪言,只有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年复一年的默默坚守。她用爱与责任,诠释了婚姻的真谛,描绘出爱情最美好的模样,成为人们心中平凡而伟大的爱情典范。
(邱桀 王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