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厚德校区自2024年2月投入使用,已经一年多了。经过校区周边的公交班次少,4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工公交出行很不方便。”近日,厚德校区的学子向融媒体中心记者反映,校区离市区远,只有一趟37路公交车经过学校北门,指示站牌不明、站点信息不清、等待时间也较长,给学生出行带来了困扰。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探访:
公交班次少候车时间长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宜春中心城区厚德路6号的宜春学院厚德校区。该校区毗邻花博园小区。
该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24年2月宜春学院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陆续搬入新校区以后,厚德校区共有学生4200余人。预计今年6月,宜春学院经管学院也将搬入新校区,届时,学生人数将大大增加。
采访中,大多在校学子表示从未乘坐公交出行过。医学院大二学子小南告诉记者,在厚德校区住了一年,从未看到过公交车路过,甚至没有看到过一个公交站台,只听同学说起过有一趟公交车经过,可以到润达,但不知道在哪儿候车。
厚德校区的学生公寓靠近北门,记者沿着北门的围墙走了一圈,15时50分许,看到一辆37路公交车在北门口的正对面稍作减速,因无人候车,随即离去。记者走近一看,并未发现有公交站牌。
明明有一趟公交车经过,为何学生却说未看到过公交车呢?对此,北门口的保安解释道:“37路公交车是间隔1小时一班,学生或在宿舍或在教室,确实不容易看到。而且37路公交车的线路表上没有任何厚德校区的信息,它只是中途拐入厚德校区北门口,如果没有学生候车,它就开走了。指示站牌不明、站点信息不清、候车时间长,所以很多学生不知道有这趟车。”
学生:
往返家校不方便
在校期间,学生们如何出行?
采访中,部分同学表示,有急事就打滴滴。“由于校区较偏僻,接单的滴滴司机不多。周边没有标志性建筑,刚搬过来的时候,很多滴滴司机找不到定位,搞得很不愉快。”医学院大二学生告诉记者。家在本地的美术学院大三学子张同学表示,平时出行大多是花3元钱扫个小黄车,或搭同学的电动车到老校区中转,而学校不允许电动车进入校园,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停在校外的电动车电瓶被盗。
老校区到厚德校区有3公里的路程,骑行的距离不短。有同学表示,寒暑假拎着行李箱骑行就不太现实,到老校区转车也很不方便。
“打车的花费有点高,南昌到宜春的绿皮火车才32.5元一张票,从火车站滴滴打车至校区北门口,一共花费36.53元。打车的费用都超过火车票了。”大四学子佳佳表示,新校区地处偏僻,周边公交不可能像老校区那么便利是可以理解的,但寒暑假往来家里和学校,却没有一辆直达火车站或汽车总站的公交,确实很不方便。
采访中,同学们都希望校区周边有更多公交车,以满足出行需求。
公交集团:
将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随后,记者来到宜春公交集团。该集团运输办经理孔志林表示,宜春学院厚德校区启用前,宜春公交集团已进行实地调研。该校区北门离学生宿舍较近,大多数学生都从北门进出,在道路建设时,也设置了港湾供公交车停靠。目前集团已经将37路路线延伸调整至厚德校区的北大门。该线路主要覆盖了润达商圈,而且连通了宜春学院的新老校区。
针对同学们的呼吁,孔志林表示,集团将及时对接学校,在寒暑假、节假日期间,开通厚德校区直达火车站和汽车总站的定制公交,方便学生“一站式”快速到达。同时,抓紧研究优化19路公交线路,让学生乘坐公交车就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方便学生的出行,预计5月完成。
该集团还将抓紧扩大“网约公交”的运行范围,将教体新区的宜春职院、宜春幼专和宜春学院厚德校区等高校集中区域纳入运行范围,方便学生群体根据出行需求“网约”选择公交出行服务。
(记者 万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