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坐落于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的地带,山清水秀、土沃泉甘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别具特色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去年以来,宜春市积极构建“立体防护”格局,建立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机制,有力保障了野生动植物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
合力布好保护“新棋局”。宜春市政府将野生动植物保护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开展野保法执法检查,形成了人大监督、政府落实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格局。压紧压实党政同责,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注重从源头疏通,预防违法。在各方的齐心协力下,曾经“命悬一线”的落叶木莲通过人工培育已扩增至3000余株;白颈长尾雉野外群数量达1000余只,占全球总数的10%;长柄双花木野外种群扩大至195亩,成为国内已知面积最大、纬度最北的分布区。
奋力绘就保护“新画卷”。凭借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集卫星遥感、视频监控、地面调查、网络集成等多元技术于一体的“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的叠加优势,确保野生动植物违法问题能够早发现、早预警。开展野生动植物违法交易“亮剑行动”“清风行动”“网盾行动”,对野生动植物违法存量问题实行全面清零,对新增问题零容忍,2024年共收缴猎捕工具4231个(套),抓获犯罪嫌疑人76人。
全力筑牢保护“新防线”。宜春市紧密围绕“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丰城承办了全省第43届“爱鸟周”宣传活动暨野生动植物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宜春市科学院组织宜春市画眉学校师生近100人参观宜春市自然博物馆,并讲解了野生动物科普知识。袁州区野生猕猴保护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上高、奉新在救助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及时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万载、靖安、铜鼓、樟树等地通过摆放展板、发放传单等方式,积极宣传候鸟保护知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大量公众对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周激浪 记者 丁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