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
2025年01月09日

探寻“丰”水宝地 品味“江南小切”

丰城市首届冻米糖美食文化节现场。

市民在美食文化节现场试吃冻米糖。

无人机航拍丰城市拖船镇丰家村冻米糖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晾晒糯米。

丰城市拖船镇丰家村冻米糖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冻米糖的抽检包装工作。

上月28日,丰城市首届冻米糖美食文化节在丰城市剑邑广场开幕,一场美食与文化相互交织的盛宴精彩上演。

本届冻米糖美食文化节旨在进一步弘扬丰城冻米糖文化,展示丰城冻米糖产业的最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冻米糖生产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文化节现场,欢快的音乐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节目精彩纷呈。游客不仅可以品尝琳琅满目的冻米糖,参与有奖知识竞答,还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冻米糖制作过程,深入了解丰城非遗技艺,感受丰城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丰城冻米糖俗称“江南小切”,是一种承载着丰城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传统美食,以其洁白如雪、香甜酥脆、落口消融的独特风味闻名遐迩,自明朝万历年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400多年的历程。相传著名民族英雄丰城人邓子龙率领部队作战时,为了行军打仗方便,命令部下将糯米饭晾干后炒成爆米花,再用糖粘成小块,并取名“小切”,这就是丰城冻米糖最早的雏形。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丰城县城“胡记点心店”,品尝冻米糖后连声称好,赞其“香甜酥脆”,并赐名为“江南小切”。此后,丰城冻米糖便成为皇室贡品,为江西“四大名点”之一。

丰城冻米糖经历了长时间的小作坊式的个体生产,1958年12月,由“和平”“和昌”“胜利”三家公私合营企业合并成立了丰城县第一家食品厂,年产量达10~15万公斤。改革开放后,丰城冻米糖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品质日趋完善,花色品种多种多样,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随着产品知名度的扩大,丰城冻米糖成为江西民航配餐、南昌铁路专供,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南宁、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2006年底,经江西省外贸公司与美国纽约新亚贸易公司达成出口协议,打入纽约市场,走向世界。2016年,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冻米糖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选用颗粒饱满、洁白如玉的糯米,经过浸泡、蒸煮、冷却等步骤制成冻米。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冻米的品质。接着,将冻米用茶油煎炒至蓬松酥脆,再用融化的饴糖和桂花、红柚丝等佐料搅拌均匀。最后,将混合好的冻米糖倒入模具中压实成型,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品质上乘的丰城冻米糖。

近年来,丰城市杜市镇不断探索实施“乡贤+产业”发展模式,激活乡贤资源,盘活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我们现在主要坚持的是守正创新。我们守正不守旧,把丰城冻米糖酥脆香甜的特色,以及原材料和传统制作工艺的底线守住。未来会推出多种不同口味的冻米糖。”丰城冻米糖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意说。

当下,正值生产冻米糖的旺季,丰城市拖船镇的20多家冻米糖生产企业纷纷启动生产线,为岁末年初的消费市场做好准备。目前,拖船镇已形成完整的冻米糖产业链,冻米糖产业年产量达90万公斤,年销售额超1亿元。

冻米糖产业不仅仅是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更是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丰城市高度重视对冻米糖产业的扶持和冻米糖文化的挖掘,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在校企联合、创新研发、拓展市场、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做大产量、做优品质,丰富产品种类、讲好品牌故事,不断提升丰城冻米糖的品牌影响力,让丰城冻米糖“老字号”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丰城冻米糖成为了丰城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明象征,沉淀着一代又一代剑邑儿女的浓重乡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丰城人的骄傲与梦想。在无数丰城人心中,冻米糖不仅是丰城特产,更是家乡的味道,是岁月沉淀的香醇。

(占佩璐 杨琳/文 张瀚林/图)

袁州区公布5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 宜春职院荣获宁德时代“创新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