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
2024年09月19日

一位老人对乡梓教育的不了情怀

教师节前夕,宜春市奉新县石溪学校李帅、谢漫妮、黄梦涵等11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收到了由学校转发的50元“蔡兴远奖学金”。据悉,这已经是蔡兴远老人去世后颁发的第18笔奖学金。截至目前,“蔡兴远奖学金”已经颁发了60次,惠及600余名优秀学子,累计金额3万余元。老人对家乡教育的这份不了情,一度在当地传为佳话。

据介绍,蔡兴远老人1925年12月生于奉新县石溪乡,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读过私塾。他勤奋好学,中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可当时做老师收入低,难于养家糊口,于是,他凭借自己身材高大、力气过人,便弃教做挑夫,专门往来于石溪和上富之间挑货,一挑就是几十年。由于挑夫工作十分艰辛,每天早出晚归步行数十里山路,以致造成了右脚残疾。新中国成立后,石溪至上富通了公路,他才改用大板车往来上富、石溪之间拉货。再后来,由于他有文化、人品好,被群众选为村干部,成为村里的好管家。蔡兴远老人生活一直非常节俭,工作赚来的辛苦钱全部用在了贴补家用和对晚辈们的教育上。他的住处非常简陋,但却干净整洁,两个樟木箱、一张老式床、一桌一椅,桌上经常摆放着整齐的报纸书刊,每天劳作之余就喝喝茶、看看报。

1994年11月,蔡兴远老人在70大寿(按地方风俗做虚不做实)即将到来之际,在家门口贴出一张告示:马上就是我70大寿了,特告知亲朋好友,我不办酒席、不收礼金,请大家理解支持。如果亲朋好友送了,我将全部捐赠到石溪小学。虽然老人贴了告示,但寿诞那天还是收到了3000多元现金和礼物,他全部兑换成现金并捐赠给了石溪小学做奖学金。这是老人捐出的第一笔奖学金。后来,老人特地找到石溪学校的领导,表达了自己想要长期捐赠的意愿,于是学校专门为他设立了“蔡兴远奖学金”。奖学金一年颁发两次:春季奖励13名,秋季奖励11名,每人每次奖励50元。从那以后,老人每年省吃俭用,把晚辈们逢年过节孝敬送给他的钱全部积攒下来,每年教师节前送到石溪学校,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孩子。到2015年,老人去世时,这一义举坚持了整整21年。临终前,老人又特别嘱咐家人,将自己在水电站每年的股份分红捐给石溪学校,继续奖励品学兼优的乡梓学子,至今又接续了9年。

蔡兴远对家乡教育的不了情怀,一直铭记在石溪学校师生们的心中!

(熊 斌 曾冯发 李杨炳)

没有上一篇了... ... 月满中秋 情暖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