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宜春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安采茶戏传承人褚凤荣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最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截至目前,宜春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6人。
-
早晚高峰,宜春经发大道广汇路段一片繁忙。作为连接宜春中心城区与工业园区的要道,高峰时期潮汐车流极为明显。早高峰大量车辆从城区涌入园区,广汇路口掉头处拥堵不堪,严重影响出行效率。
为化解这一困境,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开区大队深入实地调研、科学论证,创新推出宜春首个“三车联动掉头”交通组织措施。在宜春经发大道广汇路段掉头口处设置掉头等待区,实现三车同步掉头。该措施投入使用后,成效显著。在交警有序指挥下,等待区内掉头的车辆同时运作,车辆快速完成掉头,排队等候的时间大幅缩短,原本拥堵的路段变得通畅,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约20%,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
丰城社火,是丰城的一种古老的民俗,在河西地区的七八个乡镇(街道)流行,具有久远的历史,始于唐代,盛于元末明初,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丰城社火有八月社火与十月社火之分,本文记述的社火为八月社火。
八月社火是为纪念许真君而举行的。许真君(公元239—374年),名许逊,字敬之,江西南昌人。许真君是个道士,也曾担任过四川旌阳县令,在旌阳治瘟与豫章治水方面有功。东晋朝廷为表彰许真君功德,将旌阳县改名德阳县,后人为纪念他,在他居住的西山建立许仙祠(后名西山万寿宫),在南昌铁柱宫建旌阳祠。
-
“没想到这次带老妈到社区医院看病,还能找到一份合适的零工。”近日,刘大姐在奉新县冯川镇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之家”工作人员的推介下,很快找到了一份满意的零工。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刘大姐难掩兴奋。刘大姐的经历并非个例,像她这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工作的求职者还有很多。
-
19岁的脑瘫青年袁桥军,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杨潭村人,自出生起便因疾病原因无法行走。袁桥军的爷爷罹患肺癌,奶奶年逾七旬、身体残疾,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维持一家生计。这个家庭历经多重磨难,袁桥军却始终坚韧前行。他的心愿朴素而迫切——拥有一台电动轮椅,走出方寸之地,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
3月18日,从202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女子62公斤级决赛现场传来喜讯,宜丰籍运动员周俐君以5:2、7:5直落两局,战胜湖南选手李炜,强势夺冠。
据悉,202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于3月17日在世界跆拳道无锡中心馆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36个代表队的600余名选手参赛。
-
在万载县罗城镇南垣村,只要提到孟娜,无人不夸她是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好弟媳。她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精心照顾生病瘫痪的婆婆,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成为邻里间口口相传的佳话。在生活的风雨中,她和丈夫相濡以沫,用全身心的爱打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